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中学资讯>正文

明年云南秋季招生政策有变 力争实现100%摇号随机录取!

2019-09-30 13:39

来源:市场营销部新媒体

作者:

  明年云南秋季招生政策有变 力争实现100%摇号随机录取!由云南新东方同步市场营销部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云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完成78.43%,与2020年末要达到的90%还差11.57%,这一目标如何完成;近年来,“择校热”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教育资源更为优质的昆明更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9月28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部分实施情况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询问。与此前专题询问不同的是,会议还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其中两位省人大代表向有关部门提问。  

【关键词:指标】

学前、高中毛入学率与目标相差较大  

Q: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政红: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至今已时间过半,请问“十三五”规划中基础教育部分的指标完成情况如何?有哪些难点如何应对?  

A: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军号:“十三五”以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前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义务教育得到较大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得到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得到不断壮大。但受发展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等因素影响,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有较大压力。  

2018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9.69%,距“2020年达到85%以上”的目标至少还差5.31个百分点,幼儿园学位缺口还有18.59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学率目标有一定难度。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18%,距“2020年达到95%”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和均衡发展形势严峻。  

2018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78.43%,距“2020年达到90%以上”的目标至少还差11.57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学位缺口达21.64万个,需要投入资金达185.61亿元,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目标难度巨大。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坚决扫清有碍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拦路虎”,抓好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切实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建设3个重点。在全省未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的100个乡镇各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统筹协调各方资金,对普通高中改扩建和新建增加学位进行校舍建设基本成本补助。  

【关键词:高中】

明后两年每年筹集60亿支持新建、改扩建普高  

Q: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柏盛:我省教育方面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完成情况不好,与2020年的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省教育厅将采用哪些措施确保目标如期完成?  

A:  省教育厅厅长周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三五”规划中是一个约束性指标,目前差距比较大,在全国排位比较低,是云南教育短板中的短板。  

根据相关要求,省教育厅将采取挖掘、扩建、新建普通高中等三方面措施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省级财政在明后两年每年筹集60亿元左右,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同时,支持省内外优质名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依法举办或合办普通高中,优化和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补齐云南教育短板中的短板,以此保证2020年90%的约束性指标如期实现。  

【关键词:投入】  

确保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Q: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近年来,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还显不足,没有形成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良好投入机制。昆明市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投入151.67亿元,占GDP的比例仅为2.91%,其他州市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如何保障财政资金对基础教育的有效投入?  

A:  省财政厅厅长张岩松:2016年—2018年,全省财政教育投入累计达到4066亿元,2018年突破1000亿元,达1077亿元,除职业教育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幅13.26%,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2.65%,高中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幅18.04%。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7.5%左右,且逐年有所提升,是全省财政支出最大的一个项目。同时,财政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左右,比国务院要求的4%高两个百分点,在全国也保持较高的占比水平。  

昆明市财政教育支出已经达到20.6%,比全省的比重高出近3个百分点,但仅占GDP2.91%,确实需要进一步压实多方面的投入责任,确保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促进全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安全】

从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Q: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俊军:面对全省范围内点多、面广、分散,但总投资又较小的校舍建设工程,如何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把学校和幼儿园建成最安全的地方?  

A: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马永福:针对校舍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住建厅狠抓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省范围开展以校舍等公共建筑为重点的工程质量提升行动。  

截止目前,全省校舍工程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全省在建校舍工程项目签订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达100%、设置竣工项目永久性标牌达99%。  

从源头强管控,狠抓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监管,杜绝不合格材料和产品进入施工现场。通过在抽样试件中使用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对检测数据及报告的远程监管,实现了报告的真伪验证、实验数据可追溯,有效防止了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  

不断提高校舍等公共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全面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使用单位对隔震减震装置及构造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严格执行“约谈”、“曝光”、“黑名单”和“信息互联互通”四项制度,倒逼各方责任主体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校舍工程质量安全,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关键词:“择校热”】

力争明年秋季实行100%电脑摇号随机录取  

Q:  省人大代表、昭通市彝良县第一中学校长周德选:近年来“择校热”一直是人们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也经常遇到要求帮助解决择校的事情。昆明和州市所在地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如何解决“择校热”?  

A:  省教育厅厅长周荣:“择校热”确实不同程度存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教育起点的公平性,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为此,省教育厅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缓解“择校热”。政策保障方便,我省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通过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等方式组织学生入学,努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机会均等。  

持续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自2016年秋季开学起,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部取消“三限”政策,停止招收择校生。严禁普通高中招收借读生,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争抢生源、有偿招生和虚假招生宣传。严禁违规招生,严格执行“籍随人走”的规定,严禁“空挂学籍”。  

还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改革。由于竞争更为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更高等原因,城区择校意愿更为强烈。因此,在昆明主城区为代表的重点地区,加大宣传力度,确立正确舆论导向,深入摸底调查,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户籍生源情况,开展预登记,摸清随迁子女入学需求。  

政策上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划片”招生入学政策,全面实行阳光招生。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力争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学校统一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100%电脑摇号随机录取。  

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此外,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减少学生择校冲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区域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名校融校、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对口帮扶、结对发展等形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县域内在编在岗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进行交流;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同时,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和参评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通过缩小校际差距、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减少家长的择校冲动。  

最后,还要将优质高中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学生升学机会,增强薄弱学校招生吸引力,引导小学毕业学生选择“非热点学校”,减少择校行为。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