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普通家庭养孩子已经够累了,夫妻就别再内耗了!这世上,没有一个妈妈不辛苦,没有一个爸爸很轻松……

2025-05-24 16:10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普通家庭养孩子已经够累了,夫妻就别再内耗了!这世上,没有一个妈妈不辛苦,没有一个爸爸很轻松……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这两天,有则“宝爸抑郁”的新闻,火了。《河南商报》报道说,这位父亲,33岁,全职在家带娃。这段时间,孩子频频感冒,妻子对他多有不满。而平常呢,就算很累很累,也极少得到家人关怀。渐渐地,他患上了抑郁症,还向妻子提出了离婚。新闻一出,引发热议。评论区里,多是妈妈们的哭诉:“看看吧,谁带孩子谁疯!”“你们还说妈妈们抑郁是矫情吗?”于是乎,做妈妈的,做爸爸的,立马分出两个阵营,纷纷诉说自己的不易。妈妈们大都抱怨辛苦,不被理解;爸爸们也说养家压力,都是他一个人扛。眼见越吵越凶,网友@昊昊的话,立马扭转了局面。他说:“养娃已经够辛苦了,夫妻之间就不要内耗了!世上没有一个妈妈是不辛苦的,也没有哪个爸爸是轻松的。最好的婚姻状态是一致对外,一起去搞定这个稀烂的世界,而不是,在这个稀烂的世界里互相搞对方心态,只要两个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相互理解包容,日子终会好起来的。”是啊,冷静下来想想,的确是这么个理儿。夫妻不是敌人,没有谁比谁轻松,也不是你对我错,更不必针锋相对。按心理学家海灵格的说法,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还是最首位、最要紧的呢。不再彼此消耗,把心往一处使,我们才能为自己和孩子营造幸福。最让人疲惫的,是家里的“情绪劳动”在后台,收到过一位女士的来信。信里,她分享了一段很不愉快的经历。上周末,她和老公带孩子户外运动一天,回家后都累得不行。晚上打算早点休息,可就在孩子睡着后,她和老公就发生了争执。她是一位中医院的护士,平常孩子头疼脑热的,就让孩子喝点中药、推拿针灸。而老公呢,是标准的理科男,对中医很排斥,就笃信西医。这天游玩,她发现孩子体力不行,就说了一句“咱孩子要不要喝点草药调理一下?”谁料,老公一听,立马火了:“中医就那么万能?体力不行就得多练!”这下,她也火了,噼里啪啦地数落了丈夫,两口子大半夜是大吵特吵。那一晚,她又累又气,心悸好几次,觉也睡不着。之后一连几天,都萎靡不振,好像生了场大病。嗓子疼、心情差、头脑发胀、四肢无力……原本她以为陪孩子最累,现在才发现,和孩子爸闹别扭更要命。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孩子生病了,你焦急万分,却听到伴侣的指责,将问题归咎到你身上;出现问题,你想尽办法解决,可出一点错,有人就埋怨你没用……一地鸡毛的日子里,来自家人的指责、挖苦,经常让你倍感委屈。家庭问题专家李维荣曾说过:在一个家庭中,最让人感到疲惫的,不是繁重的家务,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情绪劳动。情绪劳动,说白了,就是精神上的折磨与痛苦。这种心里的累和烦,比带孩子更让人难以忍受。你仔细想想。让你累死累活的,仅仅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吗?是不是一家人的内耗,更折磨人。那种细碎又没完没了的纠缠,才是疲惫的根源。养娃已经很累了,夫妻之间就别内耗了作家曾小亮,提出一个概念——低碳家庭。所谓“低碳家庭”,意思是:这家人很节能,关系上不存在“过度消耗”的情况。在写《我们是否永远相爱》时,曾小亮接触过很多夫妻。其中有个叫小梦的女士,给他印象很深。小梦,27岁,全职妈妈。按她的话说,能组建低碳家庭,源自她和丈夫“完全不内耗”。小梦说,刚有孩子的那几年,也因为大事小情经常与丈夫吵架。一次,他们带孩子回家。一路上,孩子各种闹,搞得俩人心浮气躁。结果为了一点小事,就吵了起来。丈夫一气之下,在路上和别人开斗气车,被交警连扣两分。而她呢,第二天因为心情烦躁,工作上出了错,被老板痛批。更倒霉的是小孩,被生气的爸妈一吓,又是发烧,又是感冒的。无奈之下,小梦和老公只能轮流请假,让日子忙上加忙。经过这件事,小梦夫妻俩算是“长记性了”。再也不轻易发火动怒,他们太知道养着孩子再“干架”的后果。所以,再发生什么矛盾,他们就先换位思考。慢慢地,理解有了,包容、体谅、关怀就都有了。其实,咱们普通人,哪家没点磕磕碰碰。与其你埋怨我、我挖苦你,不如说说软话,各退一步。而能放低姿态去体谅,根本点还在于-——“我知道你不容易”。工作啊、生活啊、教育孩子啊,桩桩件件不让人省心。既然缔结成生活同盟军,夫妻之间就别再内耗了。心理学家杰克逊,将家庭相处模式分为“消耗型”和“滋养型”。“消耗型”的家庭,家人之间总是指责埋怨,无休止地伤害着彼此。而“滋养型”的家庭,永远是宽容多于苛责。诗人梅恩说:要想建立有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爱家”的思想,就是“爱人”的意识。而爱人的前提,就是在浅浅岁月中彼此照拂、滋养。说到底,生活里什么事,都得夫妻俩一起面对。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好好珍惜这一世的缘分,也是给孩子积攒福报。好的家庭,是一个孩子最大的福报《爱的教育》一书中,作者刘双林,有个论断: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最大的,是家庭的“心理环境”。除了干净整洁、安全稳定这些外部环境,家庭也是有内在的“心理环境”的。家庭的“心理环境”,在刘双林看来,就是一个家的人际关系。而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首推就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决定家庭气氛,家庭氛围直接关系着孩子的生命质量。他举了两个例子,都是他做教学研究中接触到的孩子。学生张瑜,是个特别让人放心,受人喜欢的孩子。成绩虽然并未数一数二,但性格好,人缘好。而同班的梁君,恰恰相反,情绪很不稳定,一会斗志昂扬,一会灰心丧气。这俩孩子,住在同一小区,家庭条件、年龄什么的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俩孩子的父母。张瑜父母,感情好,经常是一起出出入入,有说有笑;而梁君父母,或许是因为生意上的事,就经常吵架。尤其是梁君的爸爸,性子急,对人比较凶,对儿子格外严厉。刘双林老师分析说:“孩子成年前,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认知发展也不完善,会主动适应周围的环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的相处模式,久而久之就把父母的样子无意识地带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前几天,我参加了一期线下的教育论坛。主讲人借用唐代柳宗元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向家长们传达一些教育理念。《种树郭橐驼传》内容很简单,讲了一个叫郭橐驼的人如何种树。郭橐驼之所以能种出特别繁盛的树,秘诀就是“顺应本性”,别破坏树苗的成长规律。而这点教育理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深入人心。这次,主讲人从文章中发现另一个“关键点”。郭橐驼在说顺应本性之前,讲了四个字“其培欲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得把树苗种在平整宽松的土壤里。先搞定环境,再谈顺其本性的后话。都说,养娃如种树。若想孩子长势喜人,要顺应本性,更要给他舒展本性的好环境。而良好的成长环境,离不开夫妻之间的友好相处。写在最后看过一个理论。有家庭问题专家发现:要想婚姻美满,夫妻要发展出能够处理冲突,并增进感情的能力。也就是说,若想家庭美满,夫妻,就要成为彼此的生活助手。如果再孕育了孩子,那夫妻之间,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命运就绑在了一起。周国平说过:“如果父母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在爱和快乐的氛围里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夫妻和睦,孩子才会幸福,孩子幸福,一个家才能蒸蒸日上。与朋友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