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帖查看昆明市主城各区2025年一年级信息确认提交材料指南
2025-04-17 16:14
来源:新媒体
作者:
一帖查看昆明市主城各区2025年一年级信息确认提交材料指南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3月31日,昆明市主城各区发布2025年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材料提交指南。
点击图片查看��
五华区
按照昆明市主城区小学一年级招生入学流程,家长需于2025年4月1日0时—9日24时在“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昆明市义招网)提交入学材料。
特别提醒:
1.信息确认作为入学的重要环节,《信息采集表》上所属区为五华区的适龄儿童家长务必于2025年4月1日—9日按本指南要求上传入学材料并确认提交,出现“待审核”状态方为材料提交成功。
2.操作前及操作过程中如有问题请查看“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发布的操作指南。
3.提交前请核对所上传资料照片的准确性,若材料上传错误,请删除错误图片后重新上传。
4.预登记信息填写有误者可于4月1日—9日向《信息采集表》上所属区教育体育局申请修改信息。
5.上传材料必须与填写信息保持一致,入学资格审核以信息验证提供材料为准,一经确认,不得更改,每位适龄儿童在五华区仅安排一个公费学位。
所需材料及上传要求如下:
A五华区本地适龄儿童
请按序号位置提交以下图片材料:
图片①:适龄儿童户口册首页。
图片②:适龄儿童户口页。
图片③:适龄儿童父亲母亲身份证有人像的一面合拍(单亲家庭可仅上传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身份证)。
有房家庭——
图片④:适龄儿童父亲或母亲《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
(若父母亲名下拥有多套房产,请选择其中作为入学依据的一套房产查询结果进行验证,单亲家庭可仅上传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房产证明材料)。
无房家庭——
图片④、图片⑤、图片⑥:依次上传适龄儿童父亲、母亲、适龄儿童本人《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单亲家庭可仅上传适龄儿童本人和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房产证明材料)。
房产证明材料请依据《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网上查询办事指南》查询。
注意事项:按以上顺序上传材料,请勿倒置。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虚假将依据实际材料对适龄儿童入学进行安排,涉嫌造假人员移交属地公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B外来随迁子女
请按序号位置提交以下图片材料:
图片①:适龄儿童户口册首页。
图片②:适龄儿童户口页。
图片③:适龄儿童父亲或母亲一方于2025年2月28日以前在五华区范围内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云南省居住证》或《暂住登记证明》。
图片④:适龄儿童父亲母亲身份证有人像的一面合拍(单亲家庭可仅上传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身份证)。
图片⑤:住房类型为购房的,上传适龄儿童父亲或母亲《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住房类型为非购房的,上传办理居住证时登记的租房协议。
房产证明材料请依据《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网上查询办事指南》查询。
注意事项:按以上顺序上传材料,请勿倒置。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虚假将无法通过验证,不予安排公费学位,涉嫌造假人员移交属地公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温馨提示:
1.2025年4月10日—14日各学校及随迁子女确认点将对家长上传的资料进行审核。按要求完成网上预登记和信息确认并通过信息验证的适龄儿童,均保障有学上。
2.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不符合入学政策、未按要求进行网上预登记和信息验证或对统筹学校不满意的,可回户籍所在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3.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及随迁子女核验点于4月10日—14日开设现场接待窗口,网上验证有困难的家长可直接到现场服务点咨询和办理信息验证,现场服务点位置可查看义招网公示的地址。
4.后续相关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请持续关注“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昆明市义招网)和“昆明五华教育”微信公众号。
盘龙区
一、时间安排:3月1日—7日:网上预登记、完成信息采集;3月31日:公布招生入学信息:本地户籍适龄儿童:登录“昆明市义招网”查看公办小学的招生服务范围以及民办小学的招生简章;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登录“昆明市义招网”查看随迁子女确认点以及民办小学的招生简章。4月1日—9日:登录“昆明市义招网”,点击“招生信息确认”,按系统提示上传入学材料;操作前请查阅该网站“昆明市公告”栏3月31日发布的《昆明市主城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网上信息确认操作说明》以及《2025年昆明市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温馨提醒》。4月10日—14日:学校和随迁子女确认点将对家长提供的入学材料进行审核并反馈。在此期间,请家长保持预留手机畅通。5月15日:领取入学通知书。备注:“昆明市义招网”是指“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网址:www.kmyzw.cn二、本地户籍适龄儿童按以下要求上传入学材料:
(一)在“昆明市义招网”平台自行打印的《昆明市主城户籍适龄儿童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信息采集表》;备注:请监护人任意一方签名并拍照上传,表上照片统一为孩子半寸免冠近照(底色不限)。(二)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备注1:如果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户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父母页以及孩子页。备注2:如果监护人仅一方与孩子的户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监护人一方页、孩子页。备注3:如果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户籍均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孩子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孩子页,以及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亲缘关系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备注4:单亲家庭拍照上传单亲证明(法院离婚判决书或离婚证等)后,可参照上传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以及孩子的户籍材料。(三)适龄儿童或其监护人在盘龙区的居住材料(房产证、银行开具的房产抵押证明、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购房合同、合法的公租房协议等其中任意一种);备注1:如果提供房产证,请拍照上传房产证原件的信息页,即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含“附记”页)。备注2:如果提供银行开具的房产抵押证明,请拍照上传证明原件。备注3:对于已取得产权证(含抵押)的房产,可以上传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除线下窗口查询外,该表还可通过“昆明不动产”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查询。备注4:对于暂未取得房产证但有购房合同的,可以提供购房合同,请拍照上传房产信息页,即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表的那一页。备注5:如果监护人在昆明市主城区无房产,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且户籍一致,请上传监护人双方在昆明市房产交易中心近期开具的无房证明(即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并上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居住材料。以上材料通过照片上传到“昆明市义招网”平台中,每位家长最多可以上传10张照片(并非一定要上传10张),如果超过10张,可使用拼图软件进行拼接。为确保能够正确审核家长所提交的材料,家长拍照时务必确保图片的清晰、完整,并按以上顺序上传,请勿倒置。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学校将对提供的入学材料进行线下复核,查实为虚假入学材料的,将取消该生入学资格。三、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按以下要求上传入学材料:(一)在“昆明市义招网”平台自行打印的《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信息采集表》;备注:请监护人任意一方签名并拍照上传,表上照片统一为孩子半寸免冠近照(底色不限)。(二)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备注1:如果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户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父母页以及孩子页。备注2:如果监护人仅一方与孩子的户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监护人一方页、孩子页。备注3:如果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户籍均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拍照上传孩子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孩子页,以及监护人双方与孩子的亲缘关系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备注4:单亲家庭拍照上传单亲证明(法院离婚判决书或离婚证等)后,可参照上传取得抚养权一方监护人以及孩子的户籍材料。(三)监护人任意一方在盘龙区居住地派出所办理的在有效期内的《云南省居住证》或《暂住登记证明》(该证明必须在2025年2月28日以前办理),如果监护人有一方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可以不提供;备注1:如果提供《云南省居住证》,除拍照上传《云南省居住证》有居住信息的那一页外,还需拍照上传居住证发放回执。备注2:如果提供电子化《云南省居住证》,请点击“查看二维码”,并上传有二维码的电子化《云南省居住证》。备注3:如果监护人有一方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请拍照上传该监护人户口簿首页(即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监护人页,以及该监护人与孩子的亲缘关系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四)适龄儿童或其监护人在盘龙区的居住材料(房产证、银行开具的房产抵押证明、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任意一种);备注1:如果提供房产证,请拍照上传房产证原件的信息页,即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备注2:如果提供银行开具的房产抵押证明,请拍照上传证明原件。备注3:对于已取得产权证(含抵押)的房产,可以提供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除线下窗口查询外,该表还可通过“昆明不动产”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查询。备注4:对于暂未取得房产证但有购房合同的,可以提供购房合同,请拍照上传房产信息页,即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表的那一页。备注5:如果提供租房合同或协议,请拍照上传租房合同或协议原件的信息页,即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五)监护人任意一方近期出具的在昆务工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单位证明等其中任意一种);备注1:如果提供劳动合同,请拍照上传原件的信息页,即封面以及最后一页。备注2:如果经营者是孩子的监护人,请拍照上传营业执照。(六)监护人任意一方在昆明市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证明(昆明市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城镇职工近三年养老保险缴费明细等其中任意一种),未缴纳的不需要提供;备注:除线下窗口查询外,还可通过“昆明人社通”或“办事通”APP进行线上查询。以上材料通过照片上传到“昆明市义招网”平台中,每位家长最多可以上传10张照片(并非一定要上传10张),如果超过10张,可使用拼图软件进行拼接。为确保能够正确审核家长所提交的材料,家长拍照时务必确保图片的清晰、完整,并按以上顺序上传,请勿倒置。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学校将对提供的入学材料进行线下复核,查实为虚假入学材料的,将取消该生入学资格。除上传入学材料外,随迁子女监护人还需注意以下事项:(一)对办理了预登记手续且通过确认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将结合盘龙区学位情况,按以下四个顺序统筹安排入学: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在辖区内购房居住的;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在辖区内租房居住的;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在辖区内购房居住的;4.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在辖区内租房居住的。(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谢绝随迁子女家长的入学申请:1.未在3月1日—7日完成网上预登记的;2.完成了网上预登记但未进行确认的;3.完成了网上预登记但不符合入学政策的;4.已经入学并取得小学学籍的。(三)未按要求完成网上预登记、未通过确认或不符合入学政策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应到户籍所在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对统筹安排学校不满意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可选择回户籍所在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若因入学问题出现扰乱社会治安的,由辖区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四)盘龙区将根据学位情况,依顺序统筹安排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公办学校学位不够的,安排到政府统一标准购买了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费用差额部分由民办学校按照收费标准向家长收取,请监护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或联系户籍地就读。(五)随迁子女确认点及其咨询电话(仅限4月10日—14日接受咨询)。信息确认通过网上的方式进行,不需要到现场提交入学材料。随迁子女监护人可根据居住证所在社区查询对应的确认点:
序号确认点居住范围咨询电话
1拓东街道办事处居住在拓东街道白塔社区、东庄社区、明通巷社区、尚义社区、状元楼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378806134
2鼓楼街道灵光社区服务大厅居住在鼓楼街道穿金社区、凤凰社区、交三桥社区、栗树头社区、灵光社区、桃源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354645163
3联盟街道王旗营社区居住在联盟街道万宏路社区、王旗营社区、长寿路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0871-63134786
4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居住在联盟街道金菊路社区、金星社区、小坝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288030873
5联盟街道长青社区居住在联盟街道北站社区、金江路社区、葵花社区、颐华路社区、长青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398393470
6金辰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居住在金辰街道金刀营社区、金实社区、罗丰社区、小庄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987138219
7金辰街道任旗营社区居住在金辰街道任旗营社区、天祥社区、罗丈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877951296
8金辰街道云波社区居住在金辰街道映象社区、云波社区、青龙山社区、清泉社区、云波股份联合社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587035705
9东华街道文艺路社区居住在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文艺路社区、小龙路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0871-65653976
10东华街道席子营社区居住在东华街道白云社区、金色社区、席子营社区、新迎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088470346
11青云街道金沙社区为民服务站居住在青云街道金沙社区、青源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008712494
12青云街道青龙社区为民服务站一楼居住在青云街道白沙河社区、青龙社区、青裕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187314773
13青云街道昙华社区为民服务站居住在青云街道昙华社区、佳园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0871-63303575
14青云街道西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住在青云街道西林社区、云山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0871-65511224
15龙泉街道宝云社区居住在龙泉街道宝云社区、司家营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787810902
16龙泉街道盘江社区居住在龙泉街道林清社区、盘江社区、源清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987452028
17龙泉街道中坝社区居委会三楼会议室居住在龙泉街道龙江社区、上坝社区、兴龙社区、中坝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808850815
18茨坝街道兰龙潭社区居住在茨坝街道和平社区、兰龙潭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9969251712
19茨坝街道昆机社区居住在茨坝街道昆机社区、花渔沟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669796203
20茨坝街道青松路社区居住在茨坝街道黑龙潭社区、青松路社区、重工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5987197791
21双龙街道双龙中心学校居住在双龙街道辖区内所有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288280036
22松华街道松华中心学校居住在松华街道辖区内所有社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116232832
23滇源街道滇源中心学校居住在滇源街道辖区内所有村委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8087550593
24阿子营街道阿子营中心学校居住在阿子营街道辖区内所有村委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769187910
四、温馨提示:
(一)无论您的孩子计划今年就读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都必须进行信息确认,一旦确认,将不得更改。
(二)上传入学材料的时间先后与安排入学顺序无关,您应合理安排时间错峰操作。
(三)如果未在网上预登记期间下载打印昆明市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信息采集表,您可于4月1日—4月9日期间重新下载打印。
(四)如果预登记信息填写有误,您可于4月1日—4月9日携带采集表到预登记所在县区教育体育局申请重置信息。重置后,您须登录“昆明市义招网”,点击“招生信息确认”重新填写信息并提交,提交后可重新下载、打印采集表。
(五)如果上传入学材料有误,您可点击图片重新上传。
(六)请您务必于4月9日24时前上传入学材料并确认提交,处于“待审核”状态才成功。
(七)后续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请您密切关注“昆明市义招网”平台或“盘龙教育”微信公众号。
(八)网上信息确认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九)如果您自行选择到民办小学就读,请选择有办学许可证的学校。
(十)有就读盘龙区培智学校需求的家长,请直接咨询该校,电话:0871-63614119。
1.咨询电话:
0871-63163940;
0871-63166940(仅限网上信息确认期间开通)
18987158940(仅限网上信息确认期间开通)
2.地址:
盘龙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咨询点(北京路481号附1号1楼)
3.工作时间:
9:00—12:00、13:30—17:00
官渡区
为切实做好官渡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入学信息确认工作,根据昆明市一年级新生报名入学统一要求,昆明市主城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入学信息确认采用网上确认的方式,家长将报名材料拍照上传到昆明市义招网审核,无需到学校或随迁子女确认点现场核验纸质资料。现将网上信息确认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确认对象年满6周岁(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且按要求进行网络预登记的适龄儿童。二、网上信息确认时间及网址(一)4月1日—9日,登录“昆明市义招网”(手机或电脑登录均可),点击“招生信息确认”,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预登记信息有误的可在此期间修改,核对无误后再提交。(二)4月10日—14日,学校或确认点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反馈,请保持“昆明市义招网”中预留手机畅通。三、材料上传要求材料以照片形式上传到“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平台中,照片最多可以上传10张(超过10张的可采取拼图的方式),所传照片要清晰、完整,以便材料的正常审核。(一)本地户籍适龄儿童按要求上传以下图片材料:1.《昆明市主城户籍适龄儿童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信息采集表》,在“昆明市义招网”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后无需张贴学生照片,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采集表的左下角任意空白处签名并上传。2.“户籍”证明材料(1)户口本首页(印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2)户口本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信息页;(3)户口本儿童信息页;注: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孩子的户籍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上传与孩子的亲缘关系证明加以佐证如:①结婚证②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3.“居住地址”证明材料(1)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官渡区的居住证明(不动产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购房合同或其他住房证明等其中一种)。①房产证(请上传房产证上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②购房合同(请上传合同中有条形码那一页)③公租房协议(请上传有房屋地址那一页)注:若用祖父母房产为实际居住地报名入学的,须出具房管部门近期开具的父母双方在主城区无房证明(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并上传房产证。(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要求上传以下图片材料:1.《昆明市随迁子女适龄儿童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信息采集表》,在“昆明市义招网”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后无需张贴学生照片,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采集表的左下角任意空白处签名并上传。2.“户籍”证明材料(1)户口本首页(印有派出所公章的那一页);(2)户口本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信息页;(3)户口本儿童信息页;注: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孩子的户籍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请上传与孩子的亲缘关系证明加以佐证,如:①结婚证②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3.“居住证”证明材料上传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官渡区实际居住地派出所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①《云南省居住证》②《暂住登记证明》(2025年2月28日及以前办理)③父母(监护人)一方主城区户籍(无需上传居住证/暂住证)4.“居住地址”证明材料(1)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官渡区的居住证明(租房合同、不动产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购房合同或其他住房证明等其中一种)。①租房合同(请上传租房合同上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②房产证(请上传房产证上有姓名、地址的那一页)③购房合同(请上传合同中有条形码那一页)④公租房协议(请上传有房屋地址那一页)注:若用祖父母房产为实际居住地报名入学的,须出具房管部门近期开具的父母双方在主城区无房证明(昆明市不动产登记结果信息查询表),并上传房产证。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材料如果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已在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请准备相关缴纳证明材料(昆明市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明细等其中的一种);未缴纳的不需要提供。6.“务工证明”材料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务工证明(如: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用人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等其中一种),自由职业、暂无工作者,则无需提交此项材料。(三)图片按以上顺序上传,请勿倒置。四、录取方式(一)对办理了预登记手续且符合条件的,将结合官渡区学位情况,公办小学继续实行“依据户口和实际居住地,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报名入学”政策,“人户一致”优先安排入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结合官渡区学位情况按以下四个顺序统筹安排入学。(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在辖区内购房居住的;(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在辖区内租房居住的;(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在辖区内购房居住的;(4)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主城区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在辖区内租房居住的。公办学校学位不够的,安排到政府统一标准购买了学位的上年度年检合格的民办学校就读。费用差额部分由民办学校按照收费标准向家长收取。(二)家长在“昆明市义招网”中报名提交审核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影响学生的分配。(三)有下列情形的,一律不安排入学:1.已经入学并取得小学学籍的;2.未按要求上传材料的;3.办理了预登记但网上审核材料未通过的;4.预登记或确认过程中出现造假行为的。(四)家长一旦确认审核通过,将不得更改,家长可在“昆明市义招网”查看提交材料的审核状态。(五)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官渡区不符合入学政策的、未按要求进行登记的、对官渡区安排学校不满意的,可选择回户籍所在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若因入学问题出现扰乱社会治安的,由辖区公安机关依法处置。五、咨询方式如您在操作中遇到困难,可以拨打电话或到现场进行咨询。咨询电话:0871-671766640871-67199505(上传材料期间开通)0871-67196912(上传材料期间开通)。在审核材料期间可拨打“昆明市义招网”中 公 布 的各个确认点和学校的咨询电话。家长可通过“昆明市义招网(网址:www.kmyzw.cn)”或“官渡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查看相关信息。现场咨询地址:官渡区五里小学(官渡区东郊路辅路与菊华立交交叉口西300米)(导航:五里小学家长学校)六、发放入学通知书5月15日,公民办小学将同时发放入学通知书,发放方式将另行通知。
西山区
呈贡区
2025年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为网上审核(即家长不需要到现场确认信息,实行网上提交材料和确认信息)。现将呈贡区网上提交材料和确认信息的事项告知如下:一、网上信息确认时间分为两个阶段,依次进行:第一阶段:4月1日—9日,家长自行登录“昆明市义招网”(网址:www.kmyzw.cn)完成网上确认材料提交;第二阶段:4月10日—14日,学校将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并致电家长进行网上信息确认;二、网上信息确认方式第一阶段:4月1日—9日,家长自行登录“昆明市义招网”(网址:www.kmyzw.cn,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均可),点击“招生信息确认”,按系统提示进行网上确认材料提交。网上确认材料提交的时间先后与安排入学顺序无关,家长应合理安排时间错峰提交。第二阶段:4月10日—14日,学校或确认点将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反馈。在此期间,请家长保持手机畅通。三、网上确认需提供的材料“昆明市义招网”网上信息确认时最多可上传10张图片,请家长按照以下顺序说明依次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图片,确保上传的材料清晰准确、真实有效。(一)本地户籍适龄儿童1.图片①:昆明市主城户籍适龄儿童小学一年级入学登记信息采集表:请家长认真核对预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按手印,粘贴孩子小一寸照片(照片底色不作要求),并拍照上传。2.图片②—④:上传身份证明材料(户口簿首页、户主页、父或母页、孩子页)。3.图片⑤—⑥:上传居住证明材料(因购房落户的,上传不动产登记证、房产证、不动产信息查询表、备案登记表任意一种)。4.图片⑦:若父母户籍和孩子户籍不在一起的,还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或父母结婚证等证明材料。(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图片①: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登记信息采集表:请家长认真核对预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按手印,粘贴孩子小一寸照片(照片底色不作要求),并拍照上传。2.图片②—④:上传身份证明材料(户口簿首页、户主页、父或母页、孩子页;父母户籍和孩子的户籍不在一起的,还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结婚证等证明材料)。3.图片⑤—⑥:上传居住证明材料(“云南省居住证”或“暂住登记证明”其中一种;孩子父母一方为昆明市主城区户籍或昆明市阳宗海管委会七甸街道户籍的上传户口簿首页代替居住证)4.图片⑦—⑧:上传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材料(上传不动产登记证、房产证、不动产信息查询表、备案登记表、租房合同以上任意一种)5.图片⑨:在昆务工证明,如果无法开具此项证明的,请上传一份手写的情况说明(签字),说明在昆务工情况。6.图片⑩:根据实际情况上传社保缴纳证明,如未缴纳无需上传。四、温馨提示(一)具体操作前请仔细查看“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昆明市义招网)发布的操作指南;家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网上信息确认,否则将无法进行录取。若3月1日—7日预登记后,因户籍变更、居住地变更、重要信息填写错误等原因需要修改的,可于4月1日—9日期间拨打电话向预登记所属区教育体育局提出修改申请。(二)图片按顺序上传,请勿倒置。如果图片超过10张,可以使用拼图软件将同类型图片拼接为一张图片上传。(三)材料审核贯穿于招生工作全过程,学校将适时对家长提供的材料进行线下复核,如在招生过程中有提供虚假信息或不符合条件要求等情况的,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构成违法或者犯罪的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四)对于网络上传资料有困难的家长,可以在4月10日-14日期间持相关材料到现场进行信息确认。(五)“不动产信息查询表”(已取得产权证,含抵押)和社保缴纳证明”查询方式:1.可微信关注“昆明市不动产”公众号进行查询和打印;2.“社保缴纳证明”可下载“昆明人社通”或“办事通”APP进行查询和打印;3.以上两项证明材料和“房屋备案登记表”(未取得房产证有购房合同的),可到呈贡区政务服务大厅F区一次性办理;请各位家长支持理解,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后续相关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请持续关注“呈贡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可致电呈贡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咨询电话:0871-674783930871-67476807(仅在信息确认期间开通)0871-67476506(仅在信息确认期间开通)
经开区
昆明市经开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信息网上确认指南各位家长:昆明市2025年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统一在“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www.kmyzw.cn)进行,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一、特别提醒(一)经开区适龄儿童家长务必于2025年4月1日-4月9日登录“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www.kmyzw.cn),按本指南要求上传图片资料,以免错过信息核查。(二)具体操作前请仔细查看“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发布的操作指南,预登记信息有误的可携带佐证材料到经开区招生办申请修改。(三)图片按以上顺序上传,请勿倒置。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虚假将取消该生入学资格。(四)需要不动产信息查询的家长,请关注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号,可通过网上查询并打印,也可到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贸区石龙湖办证点办理(昆明经开区俊发创业园新册产业城金山路与迪鑫路交汇处)。二、上传材料要求(一)经开区户籍子女图片1:适龄儿童户口册首页;图片2:适龄儿童户口册学生页;图片3:适龄儿童监护人身份证合拍(单亲家庭仅上传监护权人身份证);图片4:适龄入学儿童监护人在经开区房产证明材料(不动产登记证、房产证、不动产信息查询表、备案登记表以上任意一种,需与监护人信息一致)。图片5:适龄儿童出生证。(二)经开区外来随迁子女图片1:适龄儿童户口册学生页;图片2:适龄儿童监护人身份证合拍(单亲家庭仅上传监护权人身份证);图片3:适龄儿童户监护人“云南省居住证”或“暂住登记证明”(此证明必须是2025年2月28日前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图片4:经开区住所证明材料(不动产登记证、房产证、不动产信息查询表、备案登记表、租房合同等以上任意一种,需与监护人信息一致);图片5:适龄儿童出生证。图片6-10:根据实际情况上传社保缴纳证明,及其他材料(建档立卡户证明、残疾证明、低保证明、水源保护地证明等)。注:对于在昆明义招网上传资料有困难的家长,可在2025年4月10日-14日期间到现场进行信息确认。三、咨询方式现场咨询地址:昆明经开区洛羊街道办事处彩龙街原经开三小院内。电话咨询:0871-681630650871-67410300(预登记期间开通)0871-64870095(预登记期间开通)在网上确认期间,若有疑问,可拨打昆明经开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咨询电话。需要进行现场咨询或其他服务的家长,建议错峰前往,避免人员聚集。
晋宁区
昆明市晋宁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
招生入学网上信息确认指南
根据昆明市统一安排,2025年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以网上确认方式开展。为顺利完成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网上信息确认工作,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指南。
一、时间安排:信息确认时间:2025年4月10日—4月14日
二、信息确认方式:网上确认
三、网上信息确认时段安排
(一)4月1日至4月9日,家长登录“昆明义务教育招生网(网址:www.kmyzw.cn)”,点击“招生信息确认”,按系统提示上传材料,确认提交;(二)4月10日至4月14日,网上信息审核,请家长务必保持报名时所留手机号码通讯畅通。
四、网上确认需提供的材料
(一)本地户籍适龄儿童
1.户口簿(户口簿首页、父亲页、母亲页、孩子页)、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遗失的上传监护人结婚证);
2.房产证或房屋产权相关证明(不动产证、房产证、购房合同、拆迁协议、建房证、土地使用证等其中一种)(若父母无房,使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产入学的需提供昆明市晋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具的无房证明和孩子父母与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关系证明)。
以上材料请家长准备好原件,根据提示要求拍照上传照片,最多可上传10张。照片顺序为:适龄儿童户口册首页,适龄儿童监护人页,适龄儿童页,出生医学证明,其他户籍材料;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有所有人、房产位置等信息的页面或和房产相关的其他材料。
(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户口簿(户口簿首页、父亲页、母亲页、孩子页)、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遗失的上传监护人结婚证);
2.居住证明;
(1)晋宁区辖区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有效期内的《暂住登记证明》(在2025年2月28日以前办理)或《云南省居住证》(特殊情况:孩子属于外来随迁子女,父母有一方户籍在昆明市晋宁区的,可以不上传居住证);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晋宁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材料(不动产证、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一种)。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明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可以在“昆明人社通”手机APP导出,未购买的不需提供)
以上材料请家长准备好原件,根据提示要求拍照上传照片,最多可上传10张。照片顺序为:适龄儿童户口册首页,适龄儿童监护人页,适龄儿童页,其他户籍材料;《暂住登记证明》或《云南省居住证》;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有所有人、房产位置等信息的页面或和房产相关的其他材料;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
五、相关要求
学校及确认点根据家长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学生入学后,就读学校将对家长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原件复审。家长提交虚假材料或弄虚作假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取消划片学校入学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剩余情况统筹安排入学;随迁子女取消在晋宁公办小学就读资格。涉及违法犯罪的,由辖区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六、温馨提示
(一)根据昆明市统一安排,2025年小学一年级信息确认继续使用网上确认,家长不用到现场;
(二)信息填写有误或登记信息发生变更的(如住房、户籍变更),家长可在4月1日—4月9日期间向晋宁区教体局教育科申请撤回后,登录昆明义务教育招生网(网址:www.kmyzw.cn)进行修改,务必确保预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和有效;
(三)新生入学顺序与网上信息确认先后顺序无关,请家长在时限内完成确认提交;
(四)适龄儿童网上信息确认结束后,将按相关入学政策,结合孩子户籍、入学材料,按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一年级入学工作,具体分配学校以领取的入学通知书为准,晋宁区将为每一位符合招生政策的适龄儿童提供公办学位;
(五)户籍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界定。
本地户籍适龄儿童:
孩子本人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的。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孩子本人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区)以外的县(市)区。
(六)如您在小学一年级网上信息确认工作中遇到困难,可拨打0871-67894464(晋宁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咨询。
昆明市主城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网上信息确认时间������
第一阶段:2025年4月1日至9日,家长上传材料;
第二阶段:2025年4月10日至14日,审核材料并反馈。
来源丨各区教育体育局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