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损害孩子大脑的4种坏习惯:父母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建议收藏)

2025-03-24 11:13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损害孩子大脑的4种坏习惯:父母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建议收藏)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六六

    上个周末,去闺蜜家做客。两个妈妈凑在一起,免不了聊到孩子的学习。闺蜜跟我抱怨:“儿子最近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了,他小学时学东西特别快,现在上了初中,脑子反倒越来越迟钝了。”看着闺蜜的儿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做作业的模样,我若有所思。要知道,孩子的大脑,就像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而家庭环境,如同这些自然元素,为孩子的大脑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许多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以下损害孩子大脑的4样“威胁”,父母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

    让大脑“萎缩”的隐形杀手——电子屏幕

    春节期间走亲戚,发现很多孩子都各自拿着手机玩,要么是刷短视频、看直播,要么是一起打游戏。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看多了电子屏幕会影响视力。但实际上,电子屏幕对孩子更大的威胁是:会让他们的大脑不知不觉“萎缩”。据研究表明:过度使用屏幕设备的孩子,会对大脑前额叶皮层产生负面影响,皮质层变薄,大脑过早老化;后果就是,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还会影响到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作家@羊羊讲述过自己儿子的真实经历:小V从小就很聪明,记忆力也很好,还有着超乎同龄人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可是就在开学前的一个暑假,她因为工作繁忙没怎么管儿子,导致儿子玩了一个假期的手机。开学后小V出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写作业甚是潦草,甚至漏题,还经常问她题目的意思。刚开始她会责怪孩子学习不认真,但后来她发现,题目用强调断句的方式再读一遍,他就能瞬间明白语句的含义。所以他不是读不懂题目,只是大脑变得麻木,无法专注于文字了。如果孩子过度沉迷于电子屏幕,大脑会逐渐走向萎缩,人生也会走向失控。更可怕的是,电子屏幕对孩子的刺激相当于阅读1本书的3倍,孩子一旦习惯这种“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很难专注于看书、学习这种枯燥、平淡的活动。堵不如疏,关于如何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提出过三个原则:一是转移,把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兴趣,转移到制作优良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上;二是替代,帮孩子找到“多巴胺”的替代品,比如运动、品尝美食,和朋友在一起。三是升华,做有价值的事,比如找到喜欢的爱好并坚持下去。

    “腐蚀”大脑的美味陷阱——垃圾食品

    综艺《闪闪的儿科医生》中有一个案例。男孩星星今年才4岁,但圆滚滚的肚子,把身上的衣服都撑得紧绷绷的。星星的奶奶觉得孩子胖点好,每顿都给孩子吃很多,饭后还允许孩子吃大量零食。可当体检结果出来,家人都不敢置信,星星竟然是糖尿病前期。糖果、奶茶、炸鸡、薯片……往往是孩子们的最爱的食物。可如果孩子过量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等垃圾食品,不仅容易导致肥胖、高血脂等健康问题,更容易使大脑“短路”。一位医生曾讲起自己的一个病人:14岁的初中生小明,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了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而且还伴随失眠、食欲不振。经医生诊断,孩子之所以出现如此症状,和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据小明妈妈讲,孩子经常暴饮暴食,还特别喜欢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神经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

    吃甜食的大脑模型而高脂肪的食物,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大脑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缺氧,进而降低记忆力。孩子吃进去的是零食,上去的是体重,丢掉的却是智商。所以,家长要从饮食健康入手,合理安排孩子每天的一日三餐。如果孩子平常喜欢吃零食,建议用新鲜水果、坚果、牛奶等健康的食物来替代,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大脑“慢性毒药”——睡眠不足

    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普遍比较大。就拿闺蜜的儿子来说,因为初中作业多,他经常熬夜到凌晨。结果早上起不来,白天浑浑噩噩的,上课也总是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曾拍下了大脑在人睡着后的自我 “清洗” 过程。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发动攻击,清除里面的毒素。也就是说,如果你经常熬夜,脑脊液就没时间清洗里面的“毒素”,变得越来越迟钝。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明确指出:

    来自江西南昌的学霸杨一鸣,以726分的惊人的成绩刷新了江西高考理科最高分纪录。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离不开他一直以来的高度自律和规律的作息习惯。据杨一鸣的同学说:“杨一鸣每天都坚持早睡早起,特别自律,平常上课从来不走神,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很快就完成。”早睡早起,有助于清除孩子大脑“毒素”,大脑运转得会更快,学习效率也会更高。想要培养孩子好的睡眠习惯,父母可以注意以下3点:1,全家人都要在10点前上床睡觉,‍‍不要熬夜玩手机,给孩子‍‍做个好榜样。2,睡前不要批评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睡觉氛围;3,睡前不要让孩子做太激烈的活动,也不要让孩子吃零食、玩手机,可以陪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帮孩子舒缓身心。

    对大脑造成精神创伤——家庭争吵

    有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吵架的父母》。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一对夫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的争吵声把熟睡中的女儿吵醒了。被惊醒的小女孩不安地走下楼,躲在楼道里,看见了吵架的父母。此刻父母已经变身为可怕的怪物,面目狰狞,相互撕咬着。而可怜的小女孩只能无助的在黑暗中抱住自己,瑟瑟发抖。难以想象这可怕的一幕,会对她的人生留下怎样的阴影。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仅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未来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少年发声》的访谈中,14岁的女孩兔球讲述了自己悲惨的童年故事。从她记事以来,父母总是在不停地争吵,家里没有一天是和谐快乐的。每次父母吵架,都会相互大声咒骂,完了还拿她出气。妈妈会半夜对着她一顿哭诉,抱怨说后悔嫁给她爸,爸爸则冲她大发脾气。在这样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兔球的性格敏感自卑又忧郁悲观。她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对未来也没有期待。她本来成绩还不错,但却自暴自弃,决定考职高,早早参加工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频繁的争吵和指责会让孩子的大脑皮质醇,也就是压力激素飙升,进而损害海马体,导致记忆力下降、成年后抑郁风险翻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以免给孩子的大脑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说过:“孩子的学习好不好,要看发动机好不好。”而这所谓的发动机,就是指人的大脑。这4样“威胁”,犹如四把悬在孩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孩子的大脑发育。如果不及时阻止,就会“污染”孩子的大脑,抑制孩子的潜力,对他的学业乃至人生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庇佑孩子的那堵墙,才能保持大脑活力与清醒。点个“在看”,与各位父母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