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10岁女儿用10分钟,治愈了我10年的精神内耗……

2025-03-24 10:52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10岁女儿用10分钟,治愈了我10年的精神内耗……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昨天下午接女儿放学,在校门口看见这样的一幕。女儿刚推着自行车出来,一个高个男生就起哄说:“我们都骑27.5寸的了,你个小矮子,还骑26寸的。”女儿一听,笑笑说:“那又怎么样。”便骑着车过来找我,看不出一点不悦。我暗自佩服女儿情绪稳定,丝毫不受外界干扰。但因为有件事在心里堵着,表扬的话是一句也说不出口。“这学期成绩出来了,你还在中下游晃荡,将来可怎么办呀……”“停停停!”女儿赶忙打断我的话,继续说道:“我成绩不好,但我画画都拿下8级了,还是老师钦定的组织委员,将来我可以做漫画家,也可以学习企业管理,无论怎么走我都有信心,你就别焦虑了。”前前后后不到10分钟,女儿用她的言行,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咱们做家长的,都被当前的教育搞怕了。动不动就比较,生怕孩子落人之后。反而是孩子,更能认清和接纳自己。当你冷静下来,终会发现:这些年的焦虑,大都没什么必要。太多人把教育这件事

    当成了精神内耗

    看过一个段子。一位妈妈开家长会时,和老师打招呼,没有得到回应。之后一连几天,她便反复琢磨,心里七上八下的。老师是不是对孩子有意见?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班级群里有没有说错话?除此之外,她还叫来家人,帮她回忆与学校的所有交集,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家长会那天人太多,她打招呼时,老师压根没注意到。这虽是段子,但家长们看了,能笑出声的没几个。生活中,我们太多人就是如此紧张,整天用小事内耗自己。孩子犯点小错,我们就反思:他为什么会这样?孩子闹点小情绪,我们也激动:完了,这是叛逆了!孩子的大事小情,桩桩件件牵动着父母的心。前阵子,有位爸爸发视频,真实还原了妈妈为儿子买水杯的思考过程。太贵的,怕老师觉得咱乱花钱,太便宜的,怕质量出问题;网上买,看不到实物,店里买,没有时间;万一我买了,儿子不喜欢怎么办;可咨询他意见,他又说不要怎么办……好几分钟之间,这位妈妈就这么自言自语,最终也没拿定主意。用网友的话说,这届父母的精神状态,和冷宫里的妃子差不多。为什么这一代父母,容易精神内耗呢?一位有着45年教龄的老师分析说:新生代父母普遍受过教育,对下一代发展的期待值格外高。高期待产生高压力,高压力下很多事情就扭曲了。你会忍不住去比较、去拔高学习的难度,等等。所以你看,各类早教班、兴趣班、学区房、升  率、补课费……就成了热议话题。父母的心动荡不安,精神上难以放松,孩子的日子也不好过。

    家长的焦虑

    是孩子最为沉重的负担

    豆瓣上有个话题——一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杀伤力多大?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说,妈妈对待她像仇人一样,一开口就是骂。她已经很努力了,可妈妈还是觉得她不够优秀。每当她被逼急了,大哭大闹,妈妈就冷着脸说:这都是为了你好;没人逼你,你好自为之;以后后悔了别怪我……这套话术,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导致她成年后,也没什么魄力与自信。内心焦躁的父母,养不出性格健全的孩子。著名心理专家洪兰博士说:焦虑是会传染的。哲学家周国平说:家长的焦虑,是孩子最沉重的负担。一句话,你内耗严重,孩子也将背负着你的焦虑,沉重地生活。但孩子的身心能量有限,过重的压力早晚会压弯他们的脊梁。还记得那个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就被妈妈撕毁满墙奖状的孩子吗?这位妈妈撕毁的不单单是奖状,还有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撕毁奖状的那一刻,她宣泄了心中的狂躁。但孩子因为这一举动,再也没有后劲好好学习了。看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抑郁孩子背后,是2.5亿焦虑的父母。中医教授罗大伦,就接诊过无数这样的病态家庭。他一次次公开呼吁:家长们再不放松下来,我们的孩子就完了。望子成龙的心再强烈,你都要接纳未来的不确定性。你牺牲掉孩子的童年,他就一定能拥有成功的未来吗?未必。但目前,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孩子与父母心意相通,你什么状态,孩子就什么命。告别精神内耗

    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

    除了鸡娃,我最近又听说了一个“肝娃”。作家和菜头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熬。熬夜伤肝的教育模式,他称之为肝娃。如果你去问这些家长和孩子,他们也只是无奈地一摊手说:不然怎么办?其实,很多问题,包括精神内耗,在换个思路后,解决也是一瞬间的事。《2023青少年报告》有个结论:87%的孩子更在意“和朋友玩得开心”,仅有12%的孩子关注“比别人优秀”。而我们成年人,恰好倒置了这个比例。也就是说,只要家长放下攀比心,孩子其实也不想卷。作家水木然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够正确给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和别人比来比去。与其羡慕别人家孩子,不如尊重自己孩子的差异性,帮他们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1、只要不比较,人就放松了看过一个调查:有位儿童发展专家,跟踪200组学龄儿童,发现他们结束无效社交的平均耗时只需要7.2秒。而成年人,竟然要耗费3小时来互相确认。比起孩子,我们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导致自己的心绪无法平静。心理学上的“焦点效应”告诉我们,太在乎外界,更容易陷入内耗。那么反其道行之,当你无视外界的评判,就能缓解心理压力。就拿孩子来说。他不是学习的料,我们可以发展他的特长;他没有出众的才华,那就让他健康长大。屏蔽外界的干扰与噪音,我们就能还孩子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2、只要降低一点期待,人就不紧张。听网友讲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他妈妈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请他吃火锅看电影。大家都好奇:你心态怎么这么好?难道一点不失望吗?这位妈妈说:“我本来也没指望孩子成为学霸,只要尽力了就好。”因为没有高期待的威压,这个孩子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探索。他学科技、国学,还对中医萌生兴趣,综合实力一点也不低。别忘了为人父母的初心,我们一开始并没打算养出一个天才。适当放低期待,一家人就不会活得那么紧张。3、只要不敏感,人就不着急。想想看,你为什么总是着急呢?是不是因为自己太过敏感。一看孩子交不到朋友,就怕他性格孤僻;一察觉到孩子厌学,就如临大敌;听到一些政策上的风吹草动就坐立不安;看到别人涉足新领域就觉得自己落了伍。特别容易察觉到问题,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就开始痛苦了。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拥有钝感力,不管多痛苦的事情,都能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做个有“钝感力”的父母吧,把空间留给孩子,时间交给未来。化焦虑为力量,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写在最后

    长期以来,家长圈有个现象——医生养孩子都佛系,老师养孩子最卷。为什么呢?医生见多了生离死别,很多事都看得开放得下,早早认清了最重要的就是好好活着;而老师见得最多的,是各种学霸、尖子生、社会精英。无形之中的比较,拉高了他们的期望值,对孩子就严厉得多。对大部分父母而言,我们做不到完全佛系,但也没必要拼命内卷。养孩子就像种庄稼,土壤松软,他们的根系才能吸收水分、畅快呼吸。充满阳光雨露的日子里,我们和孩子本该向阳生长,轻松而活。多一点美好感受,少一点焦虑慌张,每一天都是最开心的日子。而这种源自家庭的滋养,终将赋予孩子们生生不息的力量。与朋友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