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从鸡打鸣干到狗睡觉,90岁高能量奶奶火爆全网,网友:你们真的卷到二旬的我了

2025-02-21 17:47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从鸡打鸣干到狗睡觉,90岁高能量奶奶火爆全网,网友:你们真的卷到二旬的我了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网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最近,“90岁女生高能量的一天”的视频火爆全网,这位高能量银发老人腿脚麻利、精气神足、一天能干100件事。

    视频的主人公@梅英阿嬷每天从早上7点左右开始开启高能量的一天,做一日三餐、照顾孩子、给花花草草浇水、投喂流浪小猫……一直忙到晚上11点。“二旬老太”不语,只是看完就累了。

    图源:小红书@梅英阿嬷

    忙完一天阿嬷还会练字、背诗,因为以前没有机会读书,现在有机会了什么都想试试。

    你以为的90岁:牙齿掉了、头发秃了、每天磕磕碰碰、颤颤巍巍、得过且过。实际上的90岁:健步如飞、一口气能爬五层楼,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其实没有谁规定什么年龄就干什么,年龄从来都不是决定我们该如何去生活的标准,练字学古诗10岁的小孩在干,90岁的老人同样也可以,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过得很精彩。

    01

    出走的决心

    15年前就定下

    55岁退休、现在牛津一所语言学校就读的张老师,出国留学的决定,在15年前、40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和自己说好了。

    退休前,她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40岁的时候,突然感到明显的职业倦怠。

    20岁到40岁,就像一个20年的长跑期。

    磨练技能、评优秀教师、开省级公开课......40岁以前的生活一直埋头干事业,像被工作一直推着往前走。

    “工作了大半辈子了,像所有的中国女人一样勤劳勇敢了这么多年了,从来不敢留长头发,因为太忙了。”

    到了40岁,突然非常的累,给自己一段时间清空心里所有的烦恼,而东西清空出来了,就必须有东西往里放。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继续学习。

    于是从40岁开始攒钱、锻炼身体,15年的准备,让出走的决心异常坚定。

    我们都知道,比起出国留学想象中的困难,真正难的是要能下定决心。现在我们总是会听到有关年龄的各种限制、甚至歧视性表达,这是社会中必然会存在的游戏规则。

    但当想明白,留学不仅是一个可选项,还是自选项时,会不在乎、也不愿意被迫遵守这种游戏规则。

    “多大就算大龄”这样的问题,张老师也曾和许多人一样有刻板印象,认为30岁以后再去读书好像就是大龄了。

    但现在,人在牛津学语言的张老师,开始留长头发了,开始体验生活体验美景美食(“当然也包括体验帅哥”),开始拓展弹钢琴等兴趣爱好。

    你甚至会在牛津火车站,看到张老师练琴的身影,“我觉得人生就应该学点有用的东西,利命安身,人生也要学点无用的东西,快乐终生!”

    她的微信签名也改成了:“一直学习的人不一定完美,但是通过学习不断成长和突破自己的人,一定会触摸到美好。”

    15年前下定留学决心的她,预想过一切都是未知和新鲜的;

    15年后真正身处异国他乡中,更真切意识到15年前下定的不仅是一个决心,更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Lifegoesfast,一定要敢于闯;Lifeislong,什么时候开始闯都不晚。

    当走向新世界的那一刻,张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充盈。

    02

    00后做同学

    人生永远有下一块拼图

    对于已过中年、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读书的王阿姨而言,人生就像一块永远拼不完的拼图,而现在,她要把海外就读这块拼图拼上。

    这不是王阿姨第一次出国生活,九十年代,20多岁时她就因工作需要,去到阿根廷。

    年轻时远赴阿根廷的这段经历,让她对人生的边界有了新的看法,“传统的生活就像是填空一样,接触了不一样的世界才发现,原来人生是可以无限扩大的,是可以不需要按部就班的。”

    不同的文化差异不仅带给王阿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也使她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保持一种好奇心:

    “当一个人接触的文化越多以后,会变得更宽容,不会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除了身在国外的亲身经历,让她勇敢迈出求学路的,还有年轻时读过的书。

    学中文的她,大学时就很喜欢很多写林徽因等民国女性的书,看到她们在国外求学的经历,一个“想要走出去”的朴素想法,已经萌发,“我可能穷极一生,我都没有办法像她们那样,但我可能会做到更好的自己。”

    所以在外人看来,人到中年远赴他乡求学,是个看起来很冒险的决定,但她非常清楚:

    “你自己内心里面是很明白你为什么会迈出这步,你想干什么?你将来想怎么样?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内心里面是有这么一个声音,有这么一股力量。”

    人到中年,她要move on,要去追寻生命里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对所有事情都保持开放的心态,“everythingispossible,我就做好自己,等待着命运给我吹口哨。”

    现在,周末如果学习任务不多,王阿姨会和她的小同学们在巴塞罗那的街头散步、吃饭、看展。

    年龄的差距,并没有拉开她和同学的距离,“我其实很开心的一件事情,是我可能变成了我周围的小同学们的心灵导师”。

    从她身上,你能看到了一个阅尽千帆的中年人,不仅没有失去生活的动力,反而越活越年轻,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要追求一些真正让自己兴奋、能满足自己的事情。

    03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我们常听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年近70的李叔叔来说,夕阳无限好,晚霞更美丽。

    不满足于现状的李叔叔,退休后进入武当山老年大学,开启了他的书法学习之旅。

    刚开始学习时,像一个书法小白,对书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种用毛笔书写的艺术形式。

    学习书法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心酸、苦闷、迷茫和彷徨。刚开始临帖时,手总是不听使唤,毛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难以掌控。

    有时候,为了写好一个笔画,他会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那种枯燥和疲惫常常让他感到迷茫和苦闷:自己是否能够在书法这条路上走下去?

    放弃似乎是更容易的事,但李叔叔选择每天抽出时间刻苦临帖,认真揣摩每一个字的结构和笔法,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虚心向同学们请教。

    功不唐捐,他的书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我的作品竟然上了市级展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但对李叔叔而言,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书法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在晚年找到了新的乐趣和追求。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不服老的中老年人,开始自己的求学新人生。

    武汉中老年人凌晨4点排队报名老年大学;杭州的中老年人甚至要摇号抢热门课程名额;上海2.5万个老年大学名额,一秒抢空;

    留学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有53岁妈妈去法国巴黎语言学校学习,有六十多岁的阿姨读美国私立大学文科、社区大学计算机专业,目标是转入州立大学取得本科学位,完成年少时未完成的梦想。

    不管是五六十岁了重新出发去读老年大学、留学,还是如“90岁自律女生”、“80岁高能量自律阳光男生”一样,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这些都只是老年人万千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有人说阿嬷90岁了还停不下来让人心疼。但勤勤恳恳有自己的节奏是一种生活方式,到了退休的年纪了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弥补人生的遗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比起90岁了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时间是自己的,不要被年龄、外界的声音束缚,在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里我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比起老去,更可怕的是生活没有意义。人生不在于活得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些岁月。

    故事不会因为90岁了就结束,故事还在继续。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