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新的一年,给孩子这6件礼物,能让TA受益终身!(推荐)

2025-02-18 17:53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新的一年,给孩子这6件礼物,能让TA受益终身!(推荐)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枫子

    时光荏苒,转眼蛇年已经到来。

    回望过去的一年,作为父母的我们,或许可能做得并不够好,又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但无论如何,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过去的一切就都画上了句号。

    新的一年,是孩子成长与进步的新起点,也是父母自我反思与成长的新契机,是我们重新出发的最好时候。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给到孩子更好的引导,不妨把下面这6件礼物送给孩子。

    不需要花什么钱,却能给孩子满满的能量和力量,让孩子无畏前行,去拼一个大好前程。

    陪伴

    为孩子注入幸福感

    看到一条热搜,关于#如何让一个孩子变温柔,是父母的爱#的视频,看完深受触动。

    视频记录了一个小男孩的变化。起初,他沉默寡言,满脸委屈,胆怯不已,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几个月后,他变得爱笑、活泼、热情,眼中闪烁着光芒。

    如同脱胎换骨般,男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这期间,他的父母只做了一件事:把他从老家接到身边带着,每天陪伴他入睡,陪他玩耍嬉戏,一点点地帮助他走出阴霾。

    陪伴,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论孩子处于婴幼儿期还是学龄期,又或是青少年期,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别再以忙为借口了。钱可以再挣,游戏可以再打,朋友聚会可以再约,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难以找回。

    从今天起,每天请抽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吧!

    这可以是早晨的一次抱抱,可以是上学路上的一次谈话,可以是晚饭时的一次共进晚餐,也可以是睡前的一次亲子阅读。

    我们今天的用心和付出,终将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力量,成为他幸福感的来源。

    信任

    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外遇上事,什么都不愿告诉父母?

    差不多4000条回答,几乎都在控诉:

    “说了也没用,还可能被批评一顿。”

    “痛苦要是说给他们听,只会得到双倍痛苦。”

    “不管对错,他们都是先否定我,再加上各种骂。”

    其中有个老师的回答,虽然“跑题”,却发人深省。

    她班上有个学生的手表突然不见,随后在一个女孩的书包中意外发现。

    女孩百口莫辩,却丝毫不害怕,反而提出要求:“我要给我爸妈打电话。”

    女孩妈妈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是安抚女儿,让她别怕;接着就是表明态度:会全力配合老师调查,但坚信女儿的人品。

    这位老师感慨,一般学生遇到这类事,最怕的就是老师找家长。

    而女孩毫不畏惧,是因为她有一个无条件信任她,随时为她撑腰的父母。

    心理学认为,父母的信任能为孩子构建一个“安全基地”。

    即无论孩子遭遇何种挑战,只要想到父母,就能感受满满的安全感和力量,从而变得无所畏惧。

    所以新的一年,请一定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的身后永远有为他撑腰的父母。

    捧场

    为孩子注入希望

    网上有个男孩,在某道题上翻了船,连续做了13遍都没算对,直到第14遍才算对。

    这时,妈妈没有指责,没有嫌弃,而是连忙对着男孩一通表扬。

    被表扬的男孩,嘴角上扬,眼里闪光,满是骄傲。

    评论区网友说,孩子愿意做14遍题,已经超过大多数孩子了。

    确实,他一遍遍地做题,没有灰心,没有气馁,始终相信自己能行,这背后离不开妈妈长期的肯定、发自内心的欣赏。

    这个妈妈,其实就是2年前爆火的“烤地瓜男孩”的妈妈。

    当时,男孩问妈妈,“如果我将来考上清华或北大呢?”

    妈妈说:“会为你骄傲。”

    “那我烤上地瓜呢?”男孩又问。

    妈妈说,“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软,又甜又美味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也会为你骄傲的。”

    正是妈妈不间断的捧场,在男孩的心田里悄然种了希望的种子,让他逐渐成长为阳光开朗的少年。

    新的一年,我们不妨尝试做一个“捧场王”,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欣赏吧。

    被滋养的孩子,一定会像沐浴在阳光下的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尊重

    为孩子注入高价值感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有这样一幕:

    黄亦玫画了一幅画,询问父亲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父亲回答:“自己不懂,就不能瞎评价。”

    黄亦玫心中涌动温情,自她记事以来,父亲从未有过半句责备,无论她做什么,父母对她都是绝对的尊重与支持。

    即便后来她离婚回家,父母也并未干涉,而是给予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她:

    “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你不说,我也不问,我不盲目偏袒你,但我无条件支持你。”

    家人这种无条件的尊重与深爱,并没有让黄亦玫变得娇纵,反而让她从小就懂得重视自己的感受,建立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自我价值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黄亦玫从不内耗、不拧巴,也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论。

    生活上,她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永远自信自强:感情上,她敢爱敢恨,不讨好别人,不委屈自己,独立又清醒。

    正如有句话说的,最好的爱,是我尊重你的不同,理解你的选择,支持你的决定,能给你充分的空间,也能成为你坚实的后盾。

    以后的日子,请把这份尊重也送给你的孩子吧。

    被尊重的孩子,内心是充盈的,精神是富足的,自然拥有高度的自我价值感。

    接纳

    为孩子注入自信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习惯按照“标准模式”要求孩子,稍有偏差便焦虑不已,觉得孩子的成长“偏航”了。

    而这就是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以过来人的经验,强行改造孩子——

    不接纳孩子的内向,强行让他向外社交;

    不接纳孩子的慢性子,强行让他加快步伐;

    不接纳孩子的平凡,强行加注过高的期待与要求……

    就像纪录片《零零后》中的锡坤妈妈,因为担心儿子总是一个人闷头做实验,难以融入集体,便不断改造儿子。

    把儿子的同学请到家里来玩,给儿子报语言培训班、夏令营,强行让儿子当众表演……

    结果,不仅没有让儿子变得外向,反而让儿子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好。

    纪录片里,还有个叫一一的女孩也是从小不合群,爱独处,但妈妈并没有觉得她这样不好,反而很包容她。

    最终,一一在妈妈的接纳下,成长得格外自信开朗,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

    所以啊,真正的爱孩子,就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强行将孩子塑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而是要接纳孩子真实的模样,这将会是孩子走向未来最大的自信和底气。

    好的家庭氛围

    为孩子注入能量

    尹建莉老师曾说:

    “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

    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她认识一对夫妻,妻子漂亮能干,丈夫事业有成,还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

    他们的家本该幸福美满,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次。

    每天,他们总是因为一些小事互相争执,谁也不服输,有时是开支问题,有时是教育问题,有时就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最可怕的是,他们吵闹过后还常常冷战,甚至一两个月不说话。

    可怜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胆战心惊地生活,性情变得忧郁,脾气愈发暴躁,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想起作家姚乐丝·卡耐基说的:

    “不要太注重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压抑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身心备受摧残,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给到孩子成长需要的滋养。

    所以,新的一年,父母们请一定多克制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少吵架。

    让孩子在充满爱和温馨的环境中长大,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请你多陪伴他,多信任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还有多支持他。

    是啊,一个幸福的童年,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将来,他遇到坎坷,工作不顺、压力大时,他可以从回忆里提取到足够的力量,那可能是你曾经的一句鼓励,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怀抱……

    所以,新的一年,为了孩子的未来,请一定要多修炼自己。

    用自己的爱、接纳、尊重、信任,为孩子赋能,让孩子活成乐观、阳光、勇敢、积极向上的模样。

    点亮“在看”,与父母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