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儿子寒假躺平摆烂,我才惊醒: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选择完全放任!

2025-02-18 17:52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儿子寒假躺平摆烂,我才惊醒: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选择完全放任!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一学期紧张学习下来,我心想,儿子好不容易放假,就让他歇段时间,享受一下假期。

    毕竟过去经常写作业写到晚上10点多,睡都睡不够,确实辛苦。

    于是,放假第一天我就跟儿子说:

    “妈妈不管你作业了,你自己安排时间完成,确保能交作业就行。”

    儿子欣喜地答应了。

    接下来几天,他睡懒觉我没管,他躲在房间里干什么我也不过问,还帮他关掉手机的睡眠模式,允许他每天刷两三小时视频。

    然而,就在我彻底放手不管了两周后,后悔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我加完班回家,一开门就看到儿子慵懒瘫在沙发上,一只手玩手机游戏,一只手拿着身上的薯片袋,“咔擦咔擦”吃得倍儿香。

    见我回来,应也不应一句,问他今天看书了没,他还不耐烦了:“不是说我安排时间吗,你就别管太多……”

    强忍着身体和精神的疲惫,我走进房间翻他的作业。

    好家伙,一个字都没写,练习手册新得跟刚买的一样。

    我是想让他放松,给他机会释放下压力,恢复下状态,可如今看来,儿子的心真玩野了。

    静下心反思,想搞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

    毫无疑问,是我共情孩子过了头,老觉得他学习太辛苦太高压,给他彻底释放天性的机会。

    然而,过度的自由和纵容,只会令孩子失控,他根本管不好自己。

    教育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随便放养他,更不要指望他会自觉。

    真心为他好,少不了要多监督、多引导。

    父母克服自己和孩子的惰性,狠下心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托举。

    狠抓孩子的学习

    想起有次开家长会,班主任就反复提醒:各位做父母的,不要太溺爱孩子。

    不少父母跟我就陷入过这种误区:

    学习太苦了,学校要求太高了,孩子开心快乐最重要,又不是当学霸争第一,差不多得了。

    便纵容孩子没完成作业,上课不好好听讲甚至捣乱,老师投诉上门了,也不以为然。

    到头来,孩子学习倒数的,就是我们这群护犊子心切的父母。

    等孩子上初中,面临高中分流,看着眼前学习毫无动力和目标的孩子,才知道“快乐教育”有多坑。

    学习,既然是孩子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身为父母,就不该掉以轻心或偷懒。

    狠抓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他对学习的正确认知,才能帮孩子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位清华学霸聊起父母的教育方式时说,从小父母很严的一点是,她必须写完作业才能做其他事。

    即使她无数次想先玩,可父母不允许,她只能乖乖照做。

    而父母这份严格的管教,却培养了她很强的自控力,哪怕没有外人监督,也能自己专注学习。

    另一位学霸,重庆高考理科状元谢欣颖,她父母的教育一样“狠”。

    从谢欣颖一年级开始,父母就非常注重培养她的学习习惯,让她独立完成作业。

    同时还要求她,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学习和玩都要一心一意。

    抓孩子的学习,本身就不是件容易轻松的事情。

    但不趁着孩子习惯还没养成的阶段,花心思引导,帮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约束他的惰性,就算他天赋再高再聪明,以后也可能一事无成。

    正如日本教育专家大川繁子在书里写的:

    “让孩子学会自律,这样他未来受伤的机会一定少,成事的机会一定多。”

    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本质是培养他学会自我管理,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懒散,能自控。

    这样他日后无论去到哪、做什么,都会内驱自己去行动,不容易因为外在的诱惑行差踏错。

    狠管孩子的生活日常

    知名学者余世维发现,很多父母知道要规范孩子的行为,但做不到。

    这最大的原因就是:做不到严格要求,习惯姑息纵容。

    在家里,他就是“严父”。

    小时候女儿做事拖拉,到了饭点也不吃饭,一直盯着电视看,动都不动一下。

    为了“治”女儿这毛病,他跟妻子商量,就做两个人的饭菜好了,不再催女儿过来吃。

    结果女儿看完电视姗姗来迟,发现饭锅是空的,冰箱也没零食,苦苦哀求妈妈煮东西吃。

    妻子态度很决绝,说没吃的了,外面也买不到,气得女儿呜呜哭着跑回房间。

    半夜,女儿又跑来找妈妈,喊着“我快饿死了”。

    看到妻子心软,有动身煮东西的迹象,余世维立马抓住妻子的手,示意她要坚持到底。

    就这样,女儿只好哭着回房间继续睡。

    神奇的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女儿早早起床坐在厨房里边,左手拿着筷子,右手拿着勺子,盼着妈妈做早餐。

    从那以后,每次只要父母喊她吃饭,她再也没拖拉了。

    为此余世维一再强调:父母讲的话,绝对不打折扣,狠下心,才能管得住孩子的行为。

    反观身边不少父母,包括我,总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不愿他们吃生活的苦。

    对孩子日常的拖拉懒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看不过去出声教育几句,也没有任何下文。

    一旦孩子求个情,卖个惨,就放弃自己的标准和原则,随孩子的性。

    俞敏洪老师也提过,如果父母定下的规矩随意摇摆,随心情改变,那孩子就不会惧怕了。

    想孩子日常的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对父母的教导有敬畏心,最关键还是建立起父母的权威感。

    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小事,父母可以放手,随他去。

    但原则性的问题,父母会严管,不纵容、不妥协,从而一点点约束他、引导他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

    狠逼自己抽时间陪伴

    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我曾经忽略了。

    一是觉得儿子大了,不需要天天在他身边盯着他;

    二是不知道怎么陪才好,和他待在一起,好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直到我看到正面管教专家周励的一段话,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青春期的孩子,表面再高冷,装得不需要父母,可家依旧是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安全港湾。

    也就是说,不管孩子看起来多成熟,想法多独立,他终究是孩子,需要父母坚持陪伴的时刻。

    教育专家林为千任职微软高管时,工作虽然繁忙,但依旧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孩子身上。

    甚至拒绝了好几次升职机会,不愿用高薪剥夺他陪伴孩子的时光。

    为了更好陪孩子,他学习玩足球和棒球,做孩子的教练,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导孩子为人处事的规则。

    与此同时,他会为孩子制定清晰的原则,及时执行奖励和惩罚措施,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是非观和价值观。

    比如,要求孩子去冒险,突破自己的极限。

    孩子害怕失败,他会真诚暴露自己过去的失败,还自嘲调侃,引导孩子跟自己做新的尝试。

    如果是他犯错,他会抢先道歉,让孩子看到这是多正常普通的事情。

    在他的陪伴下,孩子们特别尊重他,乐意效仿他的好品质,不断努力精进自己。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陪伴孩子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娱乐和工作时间。

    但孩子的成长就这短短十几年,错过了就没有了。

    再说了,所谓的陪伴,不单单是花时间守在孩子身边,关注他成长的时刻。

    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和父母情感链接的机会,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同时,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成熟稳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素养。

    就像孩子身边多了经验丰富的引路军师,在他茫然失措的时候,知道该怎么求助、调整自己。

    因为孩子在前18岁,无法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和认知,去探索和行走自己的人生路。

    而是需要灯塔和路标,适时输送智慧和指引,让他自省、觉察,从而顺利完成自己的蜕变。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小孩子都会任性,但大人不可以放弃督促的责任。”

    深刻反思自己过去教育上的误区后,我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自己和儿子狠一点,不再得过且过,放任教育的懒。

    趁现在放假过年期间,抽时间陪他走出家门,调整心态和视野;制定规矩,和他一起培养生活和学习习惯。

    或许刚开始有难度,但只要相信一切能往好的方面发展,认真学习和提升,我和孩子一定会有变化和成长。

    而这些,才是我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和宝藏。

    作者: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