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史上最长寒假怎么过,孩子又开心又不荒废学习?看完这篇就全懂了!

2025-01-22 11:23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

  史上最长寒假怎么过,孩子又开心又不荒废学习?看完这篇就全懂了!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东方家庭教育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关于寒假怎么过,向来是家长们的热议话题。

    有一项名为《你好,寒假!》的调查问卷。

    数据显示,34%的孩子有自己的打算,66%的小孩对寒假完全没想法。

    大多数孩子就是等通知、听安排,再看看父母如何打算。

    而父母们呢,对过寒假也存在两种极端。

    一种奉行“快乐教育”。

    都放假了,必须让孩子撒欢玩耍,至于作业,可以开学前补,至于成绩,开学后再说;

    另一种是“卷王体质”。

    借假期    车,让孩子比平常学得还多,至于孩子的身体和心情,就先让位于成绩吧。

    一味的“快乐教育”耽误了学习,而“内卷教育”又引起更多的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

    到底怎么做才合适呢?

    其实,也不难。

    把放养与苦学中和一下,就能让孩子既快乐又不耽误学习。

    今天,分享以下6点经验,希望能给家长们一点思路。

    立目标 ,但目标的制定要有孩子参与

    为寒假定个目标,是不少家长的首先。

    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直接给出目标,强制孩子执行;

    一是,处处听孩子的,没什么思路和原则。

    前者剥夺了孩子主动性,后者容易让孩子蹉跎时间。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一书中,就给出一点建议:

    “先抓住1~2个最重要的点,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

    所谓“重要的点”,就是孩子下一阶段最需提高的是什么。

    是写作业的速度与专注力,还是战胜学习时的畏难情绪?

    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是综合提升各科成绩?

    而后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孩子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

    在书里,作者项目老师,举了个例子。

    她和女儿先分析了一下情况,女儿认为语文成绩亟待提升。

    于是,她先启发孩子说:

    “我们一起看看,要想学好语文,假期里能做什么呢?”

    女儿毫不迟疑地说:“多阅读!”

    而后,她继续引导: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写作。”

    这时,女儿犯难了,说道:“可是妈妈,我不知道写什么?”

    “写日记呀、游记呀……都可以。”

    女儿一听,思路瞬间打开。

    而项目老师也借机用“SMART原则”,马上带孩子进行目标制定。

    所谓“SMART原则”,就是具体和量化。

    比如,一周写一篇日记,每天阅读半小时,一个月读完一本名著等等。

    有孩子的参与,我们能更准确把握她的心思。

    而这样制定出的目标,也更容易被孩子接纳和执行。

    做规划,但要预留出玩的时间

    教育专家王金战从教四十多年,带过一个49名学生组成的班级。

    那年高考时,49人有37个考进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考上剑桥牛津。

    谈到教育经验,王金战表示:每个孩子之间看似差的是分数,实则根本源头在规划能力。

    然而具体到生活中,我们往往是一边很重视规划,一边又没有耐心为孩子“量身定制”。

    于是一到寒假,就有不少家长直接从网上打印一份“学霸寒假日程表”。

    什么从7点起床跑步、8点听英语、9点上补习班……

    一直到晚上10点,安排得满满当当、密密麻麻。

    这哪是放假,简直比加班都累。

    如此过多过细的安排,又缺乏人性关怀,孩子好好执行才怪。

    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是需要玩需要快乐的人。

    所以规划中,一定要预留出孩子玩耍的时间。

    至于怎么预留,预留多少,还得拉着孩子一起商量。

    比如,上午学习,那下午就去踢球;工作日去补习班,那周末就去户外撒欢。

    美国儿童行为研究学家LynnBarnett通过大量研究证实:

    自由玩耍能够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感,让他们摆脱压力,顺利平静下来。

    最关键的,是有利于大脑发育。

    因为玩耍本身就是一个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调作息,先让孩子把觉睡够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上学辛苦,一到放假就想着让孩子睡懒觉。

    最开始的一周,这样做可以,但天天如此就容易导致孩子作息混乱。

    所以从第二周起,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但原则还是先保证睡眠,早睡早起就是最佳选择。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也表达过这个意思。

    但很多人提出质疑,早睡的话,做功课时间就会被压缩。

    于是他建议,把学习放到睡醒后的一段时间,类似于晨读。

    因为科学实验早已证实,脑力劳动安排在睡醒后10小时内才合情合理。

    苏霍姆林斯基给了一个作息表,大家可以参考。

    低年级孩子,九点睡六点起;高年级孩子,推迟一小时睡觉,五点半起。

    考虑到是放假,我们可以让孩子再晚起一小时,基本上八点前起床就行。

    亚里士多德说:在天亮之前起床,将有助于你的健康,财富和智慧。

    帮孩子养成“晨醒人格”,也有利于他开学后顺利进入状态。

    补功课,课外读物是很好的调节剂

    讲个我自己的经历。

    高中时,每到寒假,我都会提前为自己准备几本课外读物。

    一本名著、一本诗集、一套中国历史、一本言情小说。

    为的就是学习之余“换脑子”。

    每当我做题做烦了,背单词也老忘的时候,我就开始看课外书。

    但我都提前定好时间,要求自己就看一个小时,绝不沉迷。

    我发现,这样换换脑子后,再去学习,效率会很高。

    而且,因为这些书,我的整个假期充满了乐趣。

    教育学经典《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中指出,孩子厌学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背景知识不足,导致学习内容抽象乏味;知识不能迁移,导致学习知识点孤立零碎。

    也就是说,学习没后劲的根本,是忽视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整体性。

    而课外阅读,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用一种学习来缓解另一种学习,简直是又快乐又高效。

    多运动:别只催孩子,家长也要动起来

    如今素质教育的观念下,社会各界早就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了。

    就像我自己,从女儿三年级起,就给她报了跳绳、轮滑和篮球班。

    我本想让她坚持到高中,但到初中后,我就发现不对劲了。

    因为这么运动,孩子压力好大,非常抵触。

    这就像我去健身房,不去吧觉得不对,去呢又很发愁。

    直到我看了《奔跑吧孩子》一书中,作者燕子的分析才恍然大悟。

    她说,如果把运动列为必须完成的事,那么运动和学习一样,都会转化成压力。

    所以,燕子老师给了两点建议。

    首先,运动需要家长陪伴,这是一个亲子沟通的绝好机会;

    再有,运动要选择最方便的,比如,跑步、爬山、打羽毛球等等。

    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陪着孩子一起活动活动。

    寒假时间充裕,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晨跑散步爬山。

    当运动不再是一种强迫,当我们提供高质量陪伴,运动才是对学习的放松。

    常出门,在生活中求知其乐无穷

    美国作家路易斯·海,在一次访谈中,说过自己假期中的趣事。

    每到寒暑假,她不会憋在屋里埋头学习,而是带着好奇心走出去。

    她说:

    “对我来说,生活就是一种教育。每天我都会放开自己的思想,去发现新见解、新人物、新观点,用新的方式来理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了解得越多,世界就越宽广。”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言的,生活即教育。

    在生活中求知,其乐无穷。

    比如,学了小数后,可以让孩子去菜市场,用小数表示自己买东西的价钱。

    比如,学了“轴对称图形”,可以让孩子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美学;

    比如,学了宋朝的历史,可以让孩子去文化古迹,感受一下时空的碰撞;

    再比如,学了诗词歌赋,可以让孩子在相似的场景下感受诗词里所描绘的景致。

    好的教育,不在别处。

    就藏在日常的一饮一食、一言一行里。

    写在最后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有个发现:

    人们对一切人、事、物的掌握取决于两点——

    高峰时的体验和结尾时的感受。

    若想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寒假,我们就要给他这两种体验。

    既不能把他捆在书桌前,也不能放任自流。

    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前提是先睡好觉,玩痛快了;

    想给寒假一个美好的ending,也离不开目标与规划的制定。

    只要一家人都用心,孩子就一定可以拥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假期。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