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新东方家庭教育|作家大冰连麦火了,一位妈妈的撕心痛哭,让我顿悟:养娃最忌顺其自然……

2024-11-19 17:00

来源:新媒体

作者:

  新东方家庭教育|作家大冰连麦火了,一位妈妈的撕心痛哭,让我顿悟:养娃最忌顺其自然……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这阵子,作家大冰的网络连麦火了。

    不少人排队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向大冰老师请教一些生活中的难题。

    其中,有位单亲妈妈的咨询,令我印象很深。

    她先是满腹疑虑地问:“我儿子从高一起,每天回家都哭,为什么呢?”

    大冰一听,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让大姐说具体点。

    随后,大姐便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孩子四年级时,她和丈夫离婚,之后便独自抚养儿子。

    她的工作是在理发店打工,有时候忙起来谁都不顾上。

    所以,她对孩子经历了什么,接触了什么人一无所知。

    大冰老师猜测,孩子可能遇到点社交难题。

    于是他就问,“孩子有没有说起过同学的事?”

    大姐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

    大冰又问,“那孩子原本就这么脆弱吗?”

    大姐还是说,“不太清楚。”

    大冰很无奈地说:

    “你的孩子,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去查,找到问题源头,帮孩子解决掉。”

    生活中,不少人像这位大姐一样对孩子放养,但这样一来又产生很多弊端。

    毕竟,每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引领和托举。

    关键是,怎么做才可以恰如其分,才能轻重相宜。

    复旦大学沈奕斐老师曾提倡:

    “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即当好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

    这或许是一种思路。

    小时候多陪伴,给足爱的滋养

    教育圈有个说法,人成年后的行为,都是童年经历的重复。

    也有研究表明,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重要阶段。

    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绘就的。

    童年幸福的人,性格积极乐观、人格健全独立。

    而童年不幸的人,往往伴随着性格缺陷和极端行为,要付出很多才能弥合内心的创伤。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中曾写道:

    “我不记得我爱过我的父母,小的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再后来,我躲着他们。”

    他之所以变成这样,与童年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小时候,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母几乎全部缺席。

    渐渐地,对于爱的渴望,化为一团难以消散的怒火,一直灼烧到他成年之后。

    等到自食其力,王朔就像逃出牢笼般,头也不回地远离了父母。

    我女儿所在的小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儿童节孩子们的愿望。

    我原以为会看到五花八门的心愿,比如去游乐园、买玩具、吃大餐。

    谁曾想孩子们心愿单上最前排的,竟然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原来,小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这么深,对陪伴的渴求这么强烈。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就曾指出:

    “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被爱围绕。”

    无数事实证明,被爱深深滋养过的孩子,更容易有幸福的未来。

    那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很认可一位教育博主的建议。

    他说:对咱们普通人而言,给不了孩子过多的物质,却可以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与愤怒,转移给孩子,更不要把冷漠与隔阂,刻在孩子的记忆中。

    简而言之,就是善待,陪伴,细致地呵护,尽心地养育。

    父母的爱与关怀,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青春期多观察,充当孩子的后盾

    前几天,看了篇报道。

    有个妈妈,在女儿被诊断出抑郁症后,才知道女儿病了。

    她本以为孩子是读高一后,忽然变成这样。

    殊不知,早在两年前,孩子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比如,手脚发麻,失眠多梦;比如,看书集中不起精力,心情起伏不定。

    只可惜,满眼只是成绩的妈妈,对女儿的异常视而不见。

    直到孩子有了轻生的念头,她还不相信,女儿抑郁了。

    教育作家陈瑜,就曾分析过:

    “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复合型的,非常复杂。原因可能掺杂着过激的亲子矛盾,难顶的学习压力,同辈间的攀比竞争,或者其他复杂的社会关系。”

    对待十几岁的大孩子,父母只留心他的衣食住行和成绩,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像侦察机一样,全方位地观察,帮孩子捋顺生活的逻辑。

    具体来说,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情绪:

    孩子每天上学前,是开心的,还是压抑的?谈起学校的事,是兴奋的,还是烦躁的;日常相处中,有没有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要及时察觉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才不会让这些负能量在孩子身上越压越重。

    观察习惯:

    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有没有变?

    比如按时睡觉成了偷偷熬夜;比如按时运动替换成了打游击;再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舍弃?

    如果有,我们也不要急着批评指正,要在循循善诱下,让孩子的生活回归正轨。

    观察身体: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令他们慌张、羞涩,难以启齿。

    这个时候,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就要戳破这层窗户纸,通过科学的方式,让孩子接纳身体上的变化。

    看过一句话,青春期孩子的所有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恐惧。

    面对身体的变化、心绪的起伏、未来的迷茫,孩子们往往不知所措。

    所以,只能用对抗或是封闭来处理。

    关键时候,我们要贴近孩子的处境与内心。

    手把手地,拉着他们走出青春期的泥潭。

    18岁后放手,做孩子的人生参谋

    李玫瑾老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小伙子,人长得很精神,性格也开朗。

    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不少人对他寄予厚望。

    谁曾想没过多久,他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尤其是生活能力上,还不如七八岁的小孩。

    整理内务和训练活动,更是常常不达标。

    每每这样,长官就训斥他几句,希望他尽快成长起来。

    可一听到批评,小伙子却抱怨说:“部队里的要求又多又高,我根本没法做好。”

    他为何如此不争气呢?

    原来,这小伙是家中独子,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是家庭主妇。

    小时候,母亲事无巨细地替他安排,可等他长大了,母亲还是舍不得放手。

    他得不到一点历练,吃不了一点苦,个子高高的,却是生活上的矮子。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个观点。

    如果父母替孩子包办一切,绝不是摧毁孩子自理能力那么简单,还可能毁掉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未来的人生发展。

    孩子该独立的时候,父母不懂得退出,很容易就把孩子养成巨婴。

    尤其是过了18岁,很多事都牵扯着人生的走向,最是需要孩子自己拿主意。

    而我们要做的,是退到幕后,替孩子出谋划策。

    我有个朋友的做法,就挺有参考价值。

    当年他儿子选专业,就和小伙伴们约好,都报计算机编程,将来可以成为同行。

    朋友一听,心里一百个不同意,因为他看得明白,码农的红利期过了,再去就是当炮灰。

    但他没有立马指正,更没有强迫儿子改变主意。

    而是找机会,和孩子一起读了几篇关于职场的文章,还带孩子去网上和职业策划师聊天。

    当孩子了解情况后,朋友问了孩子很关键的一句话:

    “你选计算机,是真喜欢这个专业,还是想和同学一样?”

    孩子认真想了想,说:“我不报计算机了,我本来就不喜欢,就是跟风。”

    朋友说,选专业既要考虑就业,也要考虑爱好。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最后报了航天航空类的专业。

    而这个选择,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尹建莉老师说: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其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其独立,倘若顺序错了,就是在违背自然规律。”

    小时候,我们怎么爱孩子都不过分,但长大了,我们就要克制住。

    重要选择的前提点,不吝啬分享经验,可以引导和辅助,绝不能代劳和包办。

    始终牢记,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只能陪伴左右。

    写在最后

    经常读到一句话: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句著名的“鸡汤”,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很焦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也多少起点作用。

    但有一点,千万别误解成,养孩子要完全放养。

    一旦这样想,就会心安理得地放松对孩子的关注。

    养娃,就像种庄稼。

    什么时候浇水、除草、施肥,都讲究一个时机。

    把家营造成肥沃的土壤,看着气候,随着规律,事事上心,处处留意。

    如此,孩子们才能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