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揭开了千万家庭的隐痛
2023-08-09 14:20
来源:新媒体
作者:
“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揭开了千万家庭的隐痛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作者:主创团·木人
前些日子,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引发了广泛评论。
话题下面有个视频,视频里,展现了女孩屏蔽父母的原因。
小时候,女孩拿着喜欢的画,让爸爸看,爸爸冷冷地说:“你画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
女孩向妈妈倾诉:“原来我的同桌一直在背后说我坏话”,妈妈却说:“早叫你别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
女孩拿着好笑的视频让爸妈看,父亲训斥:“大晚上笑那么大声干嘛?就知道瞎嚷嚷。”
女孩给妈妈分享自己旅游的照片,妈妈也总是挑剔“你说你老抿嘴笑干嘛,多不好看啊。”
工作后,女孩向父母吐糟领导总给自己穿小鞋,还当众批评她,父亲却指责她:“那就要怪你自己了,为什么就批评你不批评别人呢?”
之后,过年回家,面对父母嘘寒问暖,女孩再也没有分享的欲望,直接回房间了。此时,父母却怪她,脾气怪,平时在外也不打电话。
女孩的心声是:“我只是想找你们聊天,而不是听你们说教。”
是啊,说教,只会让彼此渐行渐远;共情,才会走进孩子的心里。
当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无关回应,无法真正理解他们。当我们习惯站在孩子对立面,无法跟他们站在一起进行共情,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关闭了话匣子,疏远了我们。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中科院博士罗静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不懂共情的父母,很难赢得孩子的心,优秀的父母,从不缺乏共情意识。
大人不知道孩子的世界都是“屁股”
昨天,下雨,早上送女儿去幼儿园。
在校门口,看到前面有一个妈妈穿着雨衣,孩子缩在雨衣之下,跟着妈妈一同前行。
过门口刷卡机时,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机器,连带着妈妈也趔趄了一下。妈妈瞬间怒了,一顿斥责,“你走路看哪呢?还磨蹭,不知道要迟到了吗?”孩子没有说话,旁观者的我却十分理解他的无奈。
妈妈所在的位置,很难意识到孩子的视野,都被雨衣遮挡,因此影响前进的步伐。
妈妈的关注点只在前方和“要迟到了”。浑然不理解,孩子的高度,看到的世界是哪般模样。
小时候孩子语言表达欠缺,他们难以解释;长大后,孩子很多时候明知道解释无用,也就无心解释。因此表现出的沉默、疏远,父母更难以理解。
欧洲心理学界一项研究证明:生活中孩子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其实根源都出在父母身上。
如果你愿意蹲下来,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问题,很多答案不言而喻。
看过一个故事叫《大人的世界全是屁股》,妈妈带儿子去逛商场,到了商场门口,儿子却不进去,拉着她的手要回家。
妈妈坚持,孩子不为所动。一时,她看到儿子的鞋子脏了一块,于是弯腰,为儿子擦鞋。
那弯腰的一瞬间,妈妈发现,原来在孩子这个高度,看到的商场门口,那个半开的门,像极了一个怪兽的嘴巴,黑洞洞,看起来很可怕。
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在孩子的角度,只会看到大人的屁股。
如果大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孩子的不顺从、不理解行为,都会遭到我们的训斥,冷眼,而孩子自然委屈、无奈。
当父母与子女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也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蹲下来,你才能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
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只会把父母越推越远
《大考》中有一句台词:“不要指望父母理解自己,因为不被理解是做子女的宿命。”
有些问题,我们因为不了解而不理解,有些问题明明孩子一直向我们求救,我们却选择了抗拒,导致亲子矛盾愈演愈烈。
就像纪录片《镜子》中的男孩张钊,打架早恋玩手机,并选择在高三辍学。与父母关系恶劣,一度将父母赶出家门。
乍一看,这孩子大不孝、太过分?
若父母多一点温暖和理解,孩子怎么会对父母如此行为过激和态度冷漠?
在父母眼里,张钊辍学是因为早恋。而张钊坦言,自己不去学校是因为压抑的环境,给他的压力太大。他跟母亲倾诉压力时,母亲会说:“学校几千人都受得了,为啥就你受不了?”
当张钊经过高楼时,威胁说自己要跳楼,父亲会说:“你跳啊。”之后,爸爸还对人嘲讽他:“他没那个胆。”“我让他跳,上他都没上去。”
而张钊心里的声音是:“他们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父母以为张钊不想上学,而他真实想法,却是想读书、上大学。即使如此,父母却依然笑着反驳:“他说的不是实话,他心眼多,他在骗你们。”
种种言语透露的,皆是对孩子的伤害。暴露的是父母本身的傲慢、无知。
父母只透过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只相信自己眼睛里的世界,从来不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
扪心自问,孩子生来就如此吗?还是我们的教育使其变了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呈现的不堪,也并非都是孩子的错。
我们有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平等的个体去尊重、去理解,我们有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真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敌人,为什么我们要跟他们较劲,一论输赢呢?
《共情力》一书中说:“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找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孩子不被看见,不被理解,自然也就无法尊重父母,亲近父母。赢了孩子,同时也就输得彻底。
放下我们骄傲的身段,我们并非高孩子一等,我们只是先他们出生而已。
《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如果我们记得自己曾经做小孩时,对父母的期待和想法,如今,把孩子当成曾经的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呢?
理解尊重,才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人心是肉长的,孩子的心也不是石头变的。如果父母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怎么会不乐意亲近我们呢?
电视剧《超越》中的陈冕,一直学习轮滑,但她真正的兴趣是短道速滑。
母亲出差前,再三叮嘱她,要参加第二天的轮滑定级赛:“只要你能赢,拿到二级运动员的资格,咱们就能进重点高中。”
而陈冕却偷偷奔向外地,申请加入速滑队。自己在比赛现场时,妈妈打电话问定级赛,她还对妈妈撒谎。
纸包不住火,当妈妈知道真相后,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给予温暖和理解。
“你已经长大了,有权力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妈妈相信你肯定能行。”
“你要是觉得你行,就证明给我看,当然了,也别硬撑着,实在不行就回家,妈妈在家里等着你呢。”
女儿感动的要哭,直呼:“妈妈,你真的太好了。”
妈妈肯定是希望女儿,参加轮滑定级赛,顺利进入重点高中,然后顺理成章地读大学,工作。
可是她也懂得,女儿从小就喜欢速滑,长到十几岁还喜欢,说明是真的热爱了吧。
如今,有机会重新选择热爱,肯定是不想放弃的,放弃肯定会成为人生缺憾。索性,支持也好。
父母有父母的考量,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坚持,如果强行让孩子顺从你的意愿,难免斗争,两败俱伤。在保证安全底线之外,何不给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德国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说:“父母有没有共情能力,是孩子接受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的关键。”
让我们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支持孩子自己坚持的热爱的道路,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理解和尊重孩子很难,但很值得,因为那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是亲子关系和谐的基础。
做共情式父母,共创和谐亲子关系
布琳·布朗教授在演讲中,举过一个关于共情的例子。
一个人不小心掉到井里,在地下呼救:“我脱不了身,这里好黑,我快崩溃了。”
有一个人向下看看,跟他说:“你应该很不好受吧?你需要吃三明治不?给你讲个笑话?”
另一个人也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并不孤独。”
假如自己是当局者,后一种共情句式是不是更得人心?
共情,简言之,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是感情动物,亲子关系的好坏有时是共情力决定的。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观察、去了解孩子,懂得认真倾听、用心沟通,愿意理解他、肯定他、支持他,好的亲子关系自然水到渠成。
修炼共情力是好父母的必修课,把自己当成孩子,想孩子所想,是学习共情力的有效方法。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一生精修此门功课,助力亲子之旅和谐美好。
END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