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妈妈,寒假了我能玩手机吗?”你的回答,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2023-01-11 16:20

来源:新媒体

作者:

  “妈妈,寒假了我能玩手机吗?”你的回答,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小宇宙

  一个14岁的孩子能为一部手机做出怎样出格的事情呢?

  2022年1月,有个男孩竟然为了玩手机杀死了爷爷!


  在江西南昌,一位14岁的男孩沉浸在手机的游戏世界无法自拔。

  爷爷做好饭菜后,便叫孙子过来吃饭。可几经催促之下,孙子依然没有动静。

  由于担心寒冬饭菜会变凉,心急的爷爷便谩骂了几句,并上前夺走了孩子的手机。

  被游戏冲昏头脑的孙子,眼见手机被夺走,便亲手将年迈的爷爷杀死,没有给老人留下一丝生存的希望、生还的可能。

  那个与他朝夕相处的爷爷当场毙命!

  又是手机惹的祸!

  一部冰冷的手机就能让孩子失去理智,太可怕了!

  有个网友的回答说出了其中的缘由:“不要小看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手机时代人情冷漠已成定局。”


  深以为然。

  手机正把一个个孩子变得冰冷,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的温度,把一个个本该热血的生命变得冷若冰霜。

  小小的手机藏着大大的“隐患”,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对手机的上瘾,看不见的是亲子关系的裂痕越来越深。


愈演愈烈,手机正成为亲子关系的杀手

  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曾说:“很多家长懒,把手机丢给孩子,来解放自己的时间。”

  殊不知家长偷了一时的懒,会换来一辈子的后悔。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专家珍妮·拉德斯基曾对一些对手机痴迷家庭的孩子做过一项跟踪调查。

  调查发现,相比起父母少玩手机的孩子,对手机上瘾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烦躁、冷漠等性格。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有名7岁男孩浩浩唱了一首《父亲》,献给了他的爸爸。

  而选这首歌的原因,让在座观众惊讶不已。

  浩浩从出生到现在,爸爸只牵过他两次手。

  不是爸爸工作繁忙,也不是他常年不在家,而是因为爸爸是个手机控,在家的时间都是在拿着手机。

  每一次浩浩想让爸爸陪他玩时,换来的总是漫长的等待,每一次浩浩想牵起爸爸的手时,等来的总是爸爸的拒绝。


  究竟浩浩做错了什么?

  他只是想得到父亲的爱啊!

  一个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生活得那样小心翼翼。一个本该被父爱包围的孩子,需要用卑微的祈求才能换来关爱。

  太可悲了!

  这让我想起《少年说》中,有个叫叶子健的男孩。

  子健说,小时候的他一直认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每次他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都是在看手机。

  父母为了让子健不打扰他们,还把手机丢给他。

  孩子小的时候缺少陪伴,以手机为玩伴,长大了发现他们沉迷手机时,为时已晚。

  一部手机将他们关系愈拉愈远,它将父母与孩子阻隔,在他们之间隔了万水千山。

  人这一生中必须要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更无法重来。看似卸下了教育孩子的重担,殊不知,输了孩子的未来。


摧毁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在家长群中,流行着一句话:“学霸和学渣之间只差一个手机的距离。”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很多孩子都要上网课,手机更是24小时不离身。

  但他们是利用手机实现 弯 道 超 车,还是打着网课的名目来玩着游戏呢?

  2020年5月,湖北十堰一名6岁男孩在网课期间偷玩手机,并充值3000元为游戏购买装备。


  原来男孩的父母平日工作比较忙,所以他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

  男孩在爷爷用微信时记住了支付密码,他便借着上网课的名义玩起了游戏。

  爷爷为了让孙子记住这次教训,便带着孩子来到派出所“自首”。

  其实,像这名男孩偷玩手机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一旦对手机上瘾,便沉迷不悟,无法自拔。

  西充一名16岁女孩谎称长期被父母家暴,一直想离家出走,微博中还配有一张皮肤淤青的照片。

  女孩的父母发出声明,恳求网友不要再打扰未成年的女儿,给她一片宁静的空间。


  事后,民警走访调查发现,这一切是女孩擅自编造虚假信息,目的就是想逃离父母的操控。

  而造成这一切事件的原因是,女孩迷上了手机。

  她经常玩到深夜,导致白天上课打瞌睡,成绩直线下滑。

  原本成绩优异,生活和学习让父母放心,一直是夫妻俩的骄傲。

  结果一部手机让父女成仇,还差点毁掉了女孩的一生。

  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曾说:“游戏、八卦、直播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难以戒除。”

  成年人尚且沉浸在手机里不能自拔,更何况是好奇心强,自制力又较弱的孩子呢?

  一边是深陷在上瘾式快感中的孩子,一边是心急如焚的父母。

  如何科学教会孩子抵制住网络的诱惑,正确面对自己的欲望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做教练式父母,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有人说,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生活里,沉迷于网络的孩子90%都和父母的关系紧张。

  孩子网络上瘾,恰恰说明对现实的处境不满意,转而从网络中获取快感。

  樊登老师曾说过,面对有网瘾的孩子,我们做“教练式”的父母,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帮孩子“刷”存在感,认识自我的价值

  试问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抱着手机不撒手呢?

  其实,深陷在网络里的孩子,大多数是在刷存在感。

  没错,他们是在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们在抖音上点赞,在微博上留言,在游戏里争抢王者,无非是在借助这些工具来表达自我。

  网络世界里,他们感到自己被需要,被肯定,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在现实里往往相反,孩子在父母眼里是“青铜”级别。

  虽然呵护备至却不被委以重任,就会导致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作用,内在价值感比较低。


  心理咨询师李雪说过:“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见。”

  当一个孩真正被家人需要的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价值。

  所以适当“用用”孩子,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陪孩子做健康的活动,减少上网时间

  校长罗树庚说过:“中小学生的内心犹如一片广阔田野,要让田野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一片金灿灿的‘水稻’。”

  要想孩子不沉溺在手机里,最好想办法找比手机更好玩的事情,引起他的兴趣。

  就像海清能培养出才华横溢的蛋妞,一个最重要的诀窍就是:一开始就让孩子“上轨道”。

  蛋妞刚上一年级时,海清就推掉所有工作,专心培养儿子半年。

  她陪儿子一起学习、竞赛,建立学习规矩,和儿子一起背诵古诗词。

  等到儿子会自觉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抵制住玩乐的诱惑时,就可以大胆放手。

  我们不妨好好利用这个寒假,重新把孩子带到正轨上,制定可行的计划。

  例如陪他读完3本书,每周画一幅画,做多少个手工,每天运动多久,或和孩子一起观看电影等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重在高质量的陪伴,这样“水稻”长起来,杂草自然会减少。

  3.以身作则,一起抵制诱惑,增强自制力

  《论语·子路篇》里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影子歪斜时,最该修正的是自身。

  我们言行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孩子也会模仿大人的样子,行为正派规矩。

  偶然看到一位妈妈和孩子做了寒假计划,初见成效。

  她说,起床后,儿子开始安排寒假作业,下午母子俩则一起去骑行,这样已经坚持了半个月。

  她总结计划之所以能顺利执行是因为,自己先放下了手机,带动儿子下放了手机。


  就像甘地夫人说得那样:“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

  我们若是想让孩子不玩手机,自己要先做好榜样,才有信服力,做好孩子的陪练者。

  《北京晚报》专栏作家阿苏曾说:先陪伴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正常人。

  先过好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人格健全,生活能自理,自己能有自立的想法,有好奇心,培养各种品格,哪怕不成功,只是个普通人,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诚然,每对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先陪伴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内驱力的普通人。

  沉迷于上网,只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坎。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动力,增强自制力,让他自发努力的成长。

  我们要表达对孩子的爱,肯定他的价值,指引他正确的方向,做他最坚实的后盾,激发他对自我的责任感。

  这样,孩子像是一艘有目标、动力足的船,才能凭风好借力,驶向广阔的天地。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