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看了“学霸”和“学渣”的本质区别,我决心不再逼孩子学习!

2022-06-06 18:45

来源:新媒体

作者:

  看了“学霸”和“学渣”的本质区别,我决心不再逼孩子学习!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小米  

尽管现在政策要求,很多学校都已经不再公布班级学生的成绩排名,但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一定有成绩好的,也一定有成绩差的。  

可是同一个班级,接受的是同一个老师的教学,所吸收的内容也完全一样,为什么输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很多人自然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因为家庭教育不同。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孩子怎样对待学习。  

孩子的学习态度、课上课下的状态、上进心等等,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  

然而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吧,虽然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力量到底该使在何处。  

如果把精力投入到不恰当的地方,那么越用心地教育孩子,越可能会事与愿违。  

事实上,有智慧的父母,都深谙这样一样道理: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比任何形式上的学习更加重要。  


“学霸”和“学渣”的本质区别

认识一位非常优秀的高中语文老师,他有着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说是阅学生无数。  

他带过的学生里,有的考上了清北、有的被国外顶尖大学录取,但也有学生成绩平平,没有考入理想的学府。  

通常我们会直接的称呼这两种学生为“学霸”和“学渣”。  


但这位老师对“学霸”和“学渣”的区别,解释的更加透彻。  

他也将学生分为两种:  

一种是,当你看他的时候,就觉得他的状态不对,总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样子。这样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欠佳,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平平。  

另一种是,当你看他的时候,感觉他的生命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活力。这样的学生,目光总是炯炯有神,做事情能够聚精会神,全力投入。  

其实这位老师所说的两种学生在状态上的区别,就是《内在动机》这本书中提到的“疏离”与“沉浸”。  

处于“疏离”状态的人,做事总是特别的被动,他们即便很努力,但体验到的更多也是辛苦。  

而处于“沉浸”状态的人,总是自主的去做事,他们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总是处在“沉浸”状态的人。

  

家庭教育中的“恶性循环”

时常处于“沉浸”状态的人,一定是具有内驱力的。  

今天的很多家长也知道,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但却都很头疼,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  

很多专家会说,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才会有自主权,才能学会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内驱力才能慢慢产生。  


道理如此,可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很多家长都表示,一旦给予孩子自由了,孩子就会拼命的玩,根本无法管理自己,这样的自由,就等同于放纵不管。  

于是,为了孩子,家长总是会给予更多的管教。  

我表姐对孩子就是这样,我侄女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小时候学东西特别快,表姐全家都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侄女刚上小学,表姐就给她请了一对一的家教,然而,天不遂人意,侄女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也一落千丈。  

最后在无数次对孩子的教训和泪水中,表姐认输了,她辞退了家庭教师,决定不再管孩子的学习,让她自由发展。  

然而,我侄女的成绩居然稳步提升了。  

后来表姐才明白,过多的去干涉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家长监管孩子的学习,慢慢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进而家长更加担忧孩子,于是便加大力度监管孩子。  

如果看不见这个恶性循环,整个家庭都会越陷越深。  

事实上,每个生命都有一股渴望成长的原始动力。  

如果父母看不见孩子的原始动力,就容易在家中树立绝对的权威,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将全部的心思都用来抵抗权威。  

遗憾的是,孩子的抵抗往往是间接的、悄无声息的,以自我毁灭的方式呈现出来。  

而一旦来自权威的压力消散,生命本身的那股韧劲儿才会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孩子的自驱力才会慢慢体现出来。  

今天的很多家长都知道,应该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但行为上却都像极了我表姐曾经的样子,对孩子的学业大加干涉。  

所以矛盾的地方就在于:  

管,可能会造成操控,孩子永远没有内驱力;  

不管,又可能会成为放纵,孩子很可能沉溺于玩乐,根本不想学习。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突破点在于,家长不应该只针对孩子的行为,而应该针对孩子的意识做功课。  

因为一个人的意识决定了他的行为。  

特别喜欢童话《小王子》作者埃克苏佩里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先要做的不是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向往。  

真正有智慧的家长,更在意如何唤醒孩子的生命,使孩子的生命不断觉醒,从而让孩子由内心唤起对学习的热情。  


唤醒生命,激活孩子的内在动力

然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常常会忽略它。  

那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呢?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生来认为“自己是好的”,这股自信的力量,可以使我们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人。  

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些父母很差劲,但孩子却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只是,这样的孩子往往要付出很多代价。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幼年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能顺应孩子的心理,好好维护孩子对自己的那份期待,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与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刚好契合,那么这个孩子就能在顺利的环境下成长。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单亲父亲与他9岁的小女儿爱丽丝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他们约定父亲每天都要为女儿读书。  


结果,这个计划执行了3218天,从未间断,直到爱丽丝考入大学,读书计划才被迫终止。  

后来,爱丽丝将她与父亲读书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为爱朗读》。  

正是父亲心无旁骛的陪伴,加上书籍的滋养,使得一个普通的小女孩爱上阅读和写作,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  

其实,如何唤醒孩子的生命这件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因为意识层面的答案,在乎的一定是“道”,而非“术”。  

但我们可以借助适当的工具,用心去思考,就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为爱朗读》中的父亲以书为载体,不仅创造了一段父女之间的特殊时光,还打开了小女孩爱丽丝的心,让她的心灵随着书籍不断探索与成长。  

于是这段阅读史,就成了小女孩的精神成长史。  


做有智慧的家长,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自驱力的重要性,也在想方设法的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掌握以下3点,你也可以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培养出一个拥有自驱力的孩子。  

①倾听、理解并尊重孩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对孩子来说,我们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来自父母的倾听和理解,可以让孩子获得深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也只有在亲子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  

②鼓励孩子独立,但也有底线和要求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生活也是他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的鼓励孩子独立。  

然而,有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服务”,即便孩子已经上了高年级,依然要每天检查孩子的书包。  

这样包揽一切的行为,其实是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做主,他才能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让孩子自己做主,并不意味着放纵不管,有智慧的家长懂得把握分寸,懂得确立清晰的界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也会更加稳定。  

③成长在于不断刷新认知  

拥有自驱力的孩子,其家长往往也是自驱力很强的人。  

一个放弃自己然后把希望和压力全抛给孩子的家长是怯懦的。相反,当一个成年人能够做到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学习,刷新认知,那么他身边的孩子,也会受到熏陶。  

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家庭状态,一家人都在成长,并且享受成长带来的快乐。  

写在最后:  

为人父母,总感觉自己给予孩子再多,也不会嫌多。  

然而,给孩子金山银山,也不如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有选择性的给予,只给予那些真正能帮助孩子成长的东西。  

点击“在看”,愿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  

共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