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000多个家庭,我发现,这7种父母,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022-06-01 15:00
来源:新媒体
作者:
研究1000多个家庭,我发现,这7种父母,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作为美国第一代家庭治疗师,心理学家萨提亚在5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接触过1000多个家庭。
很多人因为精神疾病困扰、情绪问题、感情或成瘾问题找到她,治疗过程中,她发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她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是否能成才,未来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言行。
经过大量研究证实,以下7种父母,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好好说话的父母
有专家指出:父母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前几天,家长群里有人问:怎么和孩子相处更好?
莉莉妈妈回答说:好好说话就行。
莉莉,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好孩子,而她妈妈,也总是柔声细语,不急不躁。
有一次,我碰见莉莉妈妈接孩子放学,只见她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坐在车里用笔记本处理工作。
这时莉莉跑过去,希望妈妈快点走,因为今天的作业有点多。
要是我早烦了,肯定说“忙着呢,你安静点”或者抱怨说“一天天忙死了!”
然而,莉莉妈妈没有这样,她先是向女儿微笑一下,然后轻声说:“等一下,妈妈现在有点忙。”
看到这一幕,我终于明白了莉莉妈妈的高明之处,就是无论什么情况,她都能和孩子好好说话。
父母的嘴,决定孩子一生的风水。
当一个孩子不必担心被责骂,被误解,不必成为父母的出气筒,他就会在自由且安全的环境里,专注地发展自我。
所以,想要养好孩子,爸妈们首先得好好说话。
懂得立规矩的父母
昨天,看了个新闻,让人哭笑不得。
山东德州一男孩,和同学玩“真心话大冒险”,输了后,他要进行的冒险竟然是报假警。
他谎称有人入侵民宅,拨打了110。警察得知真相后,对男孩和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这件事情,让网友们气愤不已。
其中一条点赞最多的留言说:“这孩子,压根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家教太失败了。”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熊孩子”。
有的高空抛物砸伤行人、有的不守交通规则、还有的参与校园霸陵,欺辱弱小……
而他们的背后,往往站着一对不守规矩的父母。
父母没有给他们树立规则意识,这些孩子自然不明事理、不辨对错。
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表面上看是一种约束,但本质上却是一种保护。
被放任长大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势必处处碰壁,寸步难行;相反的,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则更懂得用规则保护自己。
从小树立规则意识,教孩子守规矩,才是爱孩子的表现。
学习型父母
很赞同董卿的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人生答卷上也有父母的成绩,每个学霸身后,少不了一对积极上进的父母。
北大心理学博士@北大奕戈,在抖音上分享过自己“戒网瘾”的事。
他说,读初中时,进入叛逆期,迷上了打游戏,成绩一落千丈。
而父亲只做了三件事,就帮他戒掉了网瘾,考上了北大。
第一件事,全家断网断电,限制儿子玩游戏的同时,自己也放下手机;第二件事,全程陪读,和儿子一起刷题背课文;第三件事,一有时间就给自己充电,给孩子树立榜样。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够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
想要孩子优秀,父母先得培养好自己;想要孩子成绩好,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
一流的父母,懂得为孩子做出表率;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有同理心的父母
一个00后小伙,在B站晒出一段视频,让网友直呼:心疼!
视频里,他指着满地狼藉,哽咽地说:“全毁了,都坏了。”
原来,喝醉酒的父亲和他大吵了一架,竟把他收藏多年的手办摔了个稀碎。
父亲先是斥责他“玩物丧志”,后又发狠话说:“再敢顶嘴,老子把你喜欢的东西全毁掉!”
原以为这是父亲撒酒疯,没想到第二天酒醒了,父亲仍没有跟他道歉,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有个网友说:“这位父亲根本不懂,手办对一个动漫爱好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他眼里这些只是占地方的玩具,但在儿子看来,却是人生极大的乐趣;
他觉得儿子不务正业,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热爱也是向前奋进不小的动力。
说到底,这位父亲缺乏一份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需要理解与尊重,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共情,尤其是父母的支持。
只有被看见、被认同,孩子们才能放松下来,与父母进行有效对话。
所以,每当发生分歧,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责批评,而是先冷静下来,试着去理解一下孩子。
会管理情绪的父母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则立即感到愉悦。”
演员舒淇,曾在节目中大吐苦水,说自己的整个童年都是灰暗的。
她记得小时候,父母时常为一点小事吵个不停,对她也是呼来喝去,各种谩骂。
每当看着爸妈大发脾气,她都躲进屋子里,不敢出来。
她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进入青春期后,变得异常敏感、自卑、叛逆。
舒淇想证明自己,过早混迹于社会,结果上当受骗,吃了亏,走了弯路。
心理专家付丽娟曾说:“没有被父母善待的孩子,总是收束自我,隐藏真实感受。”
他们生活在夹缝中,总想通过讨好别人证明自己,却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由此可见,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脾气好的父母,让人如沐春风,也让孩子更加自信;相反的,动不动就发脾气的爸妈,只会让孩子活得小心翼翼,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给父母们两点建议:守住心、管住嘴。
守住心,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管住嘴,不要口出恶言,制造纷争。
对父母而言,生活不易,养娃更难,但无论如何,情绪管理不可忽视。
彼此相爱的父母
知乎上有人问:“在父母相爱和不相爱的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有一个高赞回答说:“父母相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也总是自信乐观,看到的世界全是阳光。而父母不相爱的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在近期热播剧《请叫我总监》中,宁檬和陆既明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宁檬的父母虽然收入一般,但一辈子相亲相爱,互相扶持,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感爆棚。
而陆既明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父母感情不和,总是争吵拌嘴,最终以离婚收场。
从此以后,陆既明跟着古板严苛的父亲生活,渐渐变得孤僻偏执,不近人情。
相比之下,宁檬却活成了人群里的小太阳,不管遇到什么麻烦都不气馁,不管遭受什么委屈都不沮丧。
后来,还是在宁檬的帮助下,陆既明走出人生低谷,重获幸福。
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爱,是一种循环,也是一种价值观传递。
父母的相处模式,影响孩子与人相处的方式。
在爱中长大的人,内心富足、人格健全,总会积极地应对一切。
有格局的父母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孩子谋划未来,考验的是父母的眼界与格局。
钟南山在访谈中,曾说:没有父亲钟世蕃,就没有他的今天。
当年读大学时,钟南山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亚军,打破了400米跨栏纪录。
很快,北京体委找到他,并诚邀他做职业运动员。
按理说,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去北京发展,还能当职业运动员,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父亲钟世蕃对他说:“钟家优良传统有两个,第一就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第二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在父亲的建议下,钟南山放弃这次机会,沉下心来钻研医学,终成人人敬仰的医学家。
父母的格局,不在于让孩子做大事,赚大钱,而是要给孩子指一条明路。
这条路,或许不好走,或许没有鲜花和掌声,却最能发挥孩子的潜力,实现孩子的人生价值。
《父母的格局》一书中说:“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
有格局的父母,绝不会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他们懂得为孩子长远布局。
最后,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参照表”进行参考:
仔细看一下,不难发现: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源头。
父母的言行、态度、情绪、乃至思考模式、做事方式,都像基因一样,遗传到孩子身上。
恰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的根在父母,言行在家庭。
若想孩子人生顺遂,父母们既要为孩子们挡风遮雨,还要以身作则,化身为他们的指路明灯。
为人父母,既是责任,也需要一份智慧。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做好父母,在幸福的家庭氛围里,与孩子一同成长。
瑾山月:爱写作的快乐宝妈。新东方家庭教育,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