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每一个青春期孩子“叛逆”、“报复”的背后,都可能站着“言而无信”的父母

2022-01-10 10:46

来源:新媒体

作者:

  每一个青春期孩子“叛逆”、“报复”的背后,都可能站着“言而无信”的父母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作者:主创团·素宁


孩子每一次情绪的崩溃、行为的过激

源于父母的出尔反尔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在抖音和微博上都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和讨论。

    视频里,一个女孩披头散发地坐在电动车的后面,疯狂的推搡着骑电动车的妈妈。

    乍一看妈妈在街上被女儿推搡并暴打头盔,是不是觉得女儿特别大逆不道?

    可事实是:女儿旧手机出了问题,和妈妈商量打算换手机,但并不是所有的钱都是妈妈出,自己攒4000块,妈妈资助2000块。

    就在女孩终于攒够钱,满心欢喜地和妈妈一起去买手机时,不想妈妈在去的路上出尔反尔,表示:不打算给她买了。

    女孩原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不想妈妈中途反悔,顿时气急,情绪有些激动。

    如果妈妈只是简单的如此,或许女儿也不会出现后面情绪崩溃的“恶行”。

    妈妈的目的并不止不想给女儿买手机,她还想占据女儿辛苦攒下的“私房钱”。

    因此她故意把车停在路边并数落女儿,埋怨女儿不懂事,不懂得体谅她的苦楚,想让女儿在众人的道德谴责和压迫下自愿交出4000块。

    女儿原本就对妈妈反悔这一事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下不仅手机换不了,自己辛苦攒的钱也要被妈妈用这样逼迫的方式夺走,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

    但女儿也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着快点回家关门解决,所以催促着妈妈让她快走。

    从女孩催促的语气,也可以看出女儿已经忍耐了很久,在极力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即便妈妈背信弃义,让她空欢喜一场,可她依然不忍心伤害妈妈。

    没成想妈妈铁了心如此,即便女儿极力催促和推搡她都纹丝不动,女儿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尊严受损,最终崩溃大哭,才有“大逆不道”的这么一出。

    说实话,女孩对妈妈动手或许为道德和伦理所不容,可妈妈的遭遇也并不让人同情,这得是她出尔反尔多少次,才会换来女儿如此绝望的心情和过激的行为。


    大部分网友也表示理解女孩当时的愤怒,毕竟妈妈让人憎恶的不仅是出尔反尔,更是不顾女儿的感受和尊严,故意把女儿置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曾几何时,这个让孩子无比信任的亲人,如今却变成了把孩子推向舆论风口的“刽子手”?

    确如社会学家林·扎克所说:“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来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骗,都足以压垮孩子的内心世界。”

    妈妈先答应后又反悔欺骗的权宜之计,成了压垮女孩情绪崩溃的那根稻草。

    据了解,事情的最后,女儿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手机,然而,这件事情带来的创伤,或许还需要妈妈和女儿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去消化。

    哲学上有句话叫:量的积累会促成质的飞跃。

    孩子每一次情绪的崩溃、行为的过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孩子历经父母无数次出尔反尔后的爆发。


父母的言而无信

正在慢慢透支孩子对自己的“信任额度”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学习成绩不太好,进了高中实验班后直接垫底,倒数第一。

    妈妈去开家长会得知排名后,回家发了好大的脾气,让原本就考得不好的她,情绪很是低靡。

    爸爸就带她出去吃烧烤疏解她的情绪,同时为了提高她学习的动力,答应她如果下次考试考得好,就给她1000块的现金进步奖。

    林妙妙一听学习进步可以有钱拿,顿时精气神十足。

    回到学校后,平常一学习就犯困的她,也没有那么爱睡了,为了那1000块钱的奖金,在学校可谓是铆足了劲儿的学习,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中终于有了进步。

    可当她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正满心期待地等待着父母给她的1000块现金奖励时,没想到妈妈却只给她100块钱的奖励。

    林妙妙看到桌上被妈妈压缩了10倍的奖金,她进步的欢喜和快乐也被压缩了10倍。

    可妈妈不以为意,她似乎也并不理解因为自己言而无信而导致的女儿的心情变化,之后还说:进步奖就给1000,那她考上了清华之后,我不得倾家荡产了?


    林妙妙听完妈妈的话顿时大怒,朝着爸爸埋怨:“你们大人就是说话不算数,我下回再也不考好了。”

    其实林妙妙之所以会说出如此自暴自弃的话,不仅仅是因为父母没有兑现给她的承诺,更多的是失望于父母许诺之后却又做不到,让她空欢喜一场。

    林妙妙父母这样言而无信的行为和方式,相信不少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

    父母们口头轻易许下的承诺,是孩子努力想要变好的动力和证据,可当孩子改正变好之后,曾经的许诺又变成了不可实现的空头支票。

    《道德经》有言:“轻诺必寡信。”

    父母对于自己向孩子许出的诺言,要么刚开始不轻易许出,要么许了之后就尽力做到。

    毕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身教大于言传。

    如果父母总以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管控孩子,且不说“激励”的效果会越来越打折扣,孩子对你的信任也会越来越弱。

    还会在长期影响亲子关系,并在无意识中让孩子习得这样的处世方式,如果孩子也成为一个出尔反尔的人,为了一时的利益,随便许诺又说了不算的人,试问,他在学校里还能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吗?

    如果孩子真的有一天变成了这样的人,又会失去多少潜在的发展机会呢?

    所以从现在起,没把握对孩子兑现的诺言,尽量别轻易许出,别让自己在孩子那里的“信任额度”过度透支,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们人生的标杆。如果在他们的认知里,最亲的父母都可以言而无信,别人又怎么可能轻易信任呢?


父母如何做

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信任“额度”不再流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发现孩子们最不满意父母的行为中,说话不算数以43.6%的高比例位居第一。

    这些数据都在显示:中小学家庭中,父母说话不算数是常态。

    这也暴露出家庭教育的一个隐忧: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正在父母说话不算数的常态中渐渐流失。

    也许,很多家长像前面说到的妙妙妈妈一样,害怕“言而有信”反而会助长孩子的贪婪。

    殊不知,言而有信不仅能给孩子树立道德和品质的榜样,还能提升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父母对孩子的言而有信,也包含着一份认可和鼓励——比如林妙妙,当她真的做到成绩进步时,那种喜悦不仅是因为金钱,更是因为她凭借自己的努力突破自我。

    而家长们担心孩子会变得“贪得无厌”,其实是“鼓励行为没有真正作用到孩子自驱力”导致的结果,只要孩子和父母都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划清边界,“贪得无厌”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更好守护孩子对自己信任感,让其不再流失呢?

    1.答应孩子的事情,尽力去做到

    斯坦福大学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诉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去做到,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撒谎。”

    陈美玲在生活中对孩子也是如此践行的。

    一次,她答应第二天带孩子出去踢球,即便那时她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是咬牙坚持去了。


    因为相比自己的疲累,她更不想成为那个在孩子心目中言而无信的人。

    这不仅关乎孩子对自己信任阈值的问题,她更怕孩子会因此而出现信任危机,不再相信他人。

    孩子多疑,变得不再相信他人的话,他的余生都可能是孤独的。

    2.以身作则,别总对孩子撒谎

    《老师请回答2》里的一个小男孩——皮皮,因为从小喜欢演艺事业,加上姥姥不断给他强化的“读书无用论”,所以导致他后来不听妈妈的话,经常旷课。

    可事实是他很想去上课,也很想去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可为什么不愿意听妈妈的话去学校上课呢?

    因为妈妈之前让他出去拍广告,在向老师请假时撒谎说他病了,开了撒谎的先例,他也渐渐撒谎说自己不想去学校。

    妈妈撒谎在前,如今却埋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信任自己。

    其中一位老师却反驳道:“一个撒谎的妈妈的话,孩子凭什么要听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孩子的问题,大多源自父母的抚养方式。”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行为反差,是因为妈妈撒谎的行为,导致他对大人话语可信度产生了信任偏差。

    因此,想要孩子信任自己,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尽可能不做那个撒谎的“带头人”和“榜样”。

    3.如若承诺没法兑现,就诚心向孩子低头认错并解释原因

    父母对于孩子的许诺,并不是都能一一兑现,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可能会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忘记,可能因为其他或多或少的偶然必然因素......

    当我们没法兑现给孩子的承诺时,可以诚心向孩子低头认错,并解释不能兑现的原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父母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父母面对孩子因为没有兑现承诺所产生的质疑眼光,不必被固有的权威感念所裹挟,觉得自己低头道歉会损害高高在上的权威,这种顾虑大可不必。

    一句对不起不难说出口,孩子也并不是那么固执不讲理。

    而父母道歉,并不仅仅是对于没有兑现孩子承诺的亏欠,也是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自己许诺的重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在意和爱。


    好的亲子关系包含着信任、倾听、欣赏、感谢几个要素,其中“信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连接的核心据点。

    因为只有父母成为孩子心底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彼此之间才会卸下防备,真诚以待,孩子才不会对父母的言行产生质疑。

    正如美国作家南·丝弗所说:“小孩子或许不总是记得父母的再三叮咛,但是对于父母随口答应的事情,却永远记得一清二楚。”

    大人每一次小小的承诺,对于孩子而言都无比重要,孩子都会谨记在心,因为那里包含着父母的爱、陪伴,更藏着孩子对父母发自心底的期待和信赖。

    所以别轻易去食言、失信,别让你的“信任额度”从100分降到0以下,主动流失掉孩子对自己的信任阈值。

    因为你兑现给孩子的不仅是承诺,还是孩子对父母的一份信任。在长时间的亲子相处中,这样的滋养更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靠谱守信之人。

    作者:素宁。新东方家庭教育,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