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是如何改变孩子一生的?走心了,这部温情短片,看哭无数人
2021-11-29 19:11
来源:新媒体
作者:
好老师是如何改变孩子一生的?走心了,这部温情短片,看哭无数人由云南新东方同步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作者:主创团·筱恬
一个好老师,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无意中看到一个泰国公益短片《老师的心》,内心瞬间被爱和暖填满。
有一天,学校转来了一个叫小超的新学生。他的父母离婚了,谁都不管他,是他年迈的奶奶苦苦哀求着:“老师,这个孩子就拜托你了。”
可是,眼前的这个男孩,言行举止看起来却非常奇怪:
他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被班上调皮的男生直呼是“笨蛋”;
他在秩序方面似乎有强迫症,文具必须横平竖直地摆好,就餐时必须把盛有米饭的一面正对着自己;
他会盯着旋转的风车,一看就是一下午;
他抗拒和别人的眼神接触,也几乎从来没有表情……
原来,小超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遇到这样一个学生,恐怕很多人心里都想着要敷衍应对了吧。可在了解情况后,他的数学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想了很多办法来帮他。比如:
运用小超感兴趣的风车,来吸引他关注所学知识;
用吹哨子和皮筋的方式,让他练习运用嘴型进行发音和口说练习……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超,老师还报名参加了儿童心理研习会,定期会去接受培训。
那天,老师因为这个培训,让其他同事代了课。然而课程上到一半,小超却忽然像着了魔一般,径直走到讲台前开始绕圈圈。
一圈,两圈,第n圈……没有人能拉的住他,同学们就像看怪物一般对他避之不及
直到数学老师得知消息赶了回来,才终于让小超停止转圈。在老师温暖的拥抱中,他逐渐平静下来。
对于小超来说,因为自闭症的身份,他的周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墙壁,将他与社会隔绝。
而数学老师的出现,犹如在他密闭而漆黑的世界里照亮了一束光。那是希望的方向。
正因为这位老师,小超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超常的天赋。他可以在脑海中迅速运算日期,并立即回答那天是星期几。
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着。
然而有一天,平时一向不惹事的小超却闯了祸。
课间休息时,因为被班上的同学抢去了那张自己跟老师的合影照,他发疯一般对着那个男生拳打脚踢,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激烈的情绪。
很快,被打伤孩子的家长怒气冲冲找到了校长。
“这么不正常的学生,怎么能和正常的学生在一起上学呢?
“问题小孩,一定要让他退学!”
“智障的小孩,学了也没用!”
面对质问与诋毁,是数学老师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不遗余力地向大家展示着小超的天赋,坚定地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个孩子,绝不是智障!
这份无条件的维护与信任,给小超干涸的生命带去了阳光雨露。从此以后,他发奋图强,并把“做老师”当成了自己的理想。
这个短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小超”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而他还会时常去探望他之前的那位恩师。
对孩子来说,好老师的意义是非凡的。正是ta,带来爱和希望,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引领他们去见更广阔的世界,最终改变的是他们的一生。
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每个人此生莫大的幸运与福气。
小超的经历,让人不禁想起一个TED演讲——《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这个演讲由美国黑人教育家丽塔•皮尔逊带来。她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教龄的优秀教师,曾帮助无数像小超这样的“差生”逆风翻盘,取得人生的奇迹。
演讲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丽塔提到,她的很多同事都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自己不需要喜欢那些孩子们。
对此,她并不认可。
在她看来,真正好的教育,前提在于与孩子的“关系”。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能真正被孩子喜欢,从而对他们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而她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正内涵:
她会在被分到差班后,对那些落后的学生说:
“你们进了我的班级,因为我是最 好 的 老师,而你们是最 好 的学生,他们把我们放在一起,来给其他人做个好榜 样。”
她会给一个二十道题只答对两道题的孩子送上大大的笑脸,并且鼓励他:
“你正渐入佳境。你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下次再做这些题的时候,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丽塔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冠军,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重塑这些孩子的人生。
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莫过于是。
记得有人说,当老师一共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传授知识,即按部就班地教书,把课本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第二重境界,是启迪智慧,指的是想办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掌握更好更成熟的处事之道。
第三重境界,则是点化生命。这时候老师的职责早已不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而是将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爱心和智慧启发他们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人生。
正如古话所云:“良师益友,潜移默化,温养人心。”
从说教到解惑,从示范到启迪,从平庸到卓越。每一位老师的漫漫进阶路,也正是育人育己的蜕变之旅。
这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月,“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各大教培机构纷纷退市,家校协同机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十月,《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国家和社会将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而就在几天前,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孩子的心理状况被要求给予重点关注。
对于家长来说,在养育方面不断自我成长成为了刚需。而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则是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筱恬。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