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云南新东方学校>活动公告>正文

那不是数字,是去世的人!疫情肆虐,我们怎样进行死亡教育?

2020-03-09 15:19

来源:市场营销部新媒体

作者:

  那不是数字,是去世的人!疫情肆虐,我们怎样进行死亡教育?由云南新东方同步市场营销部新媒体整理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km_xdf】哦!

内容页信息收集

小学报名迟迟没有开始,家长都担心错过了报名,长按添加小助手为好友,报名时候小助手提醒您呀

    作者:主创团·西江月

    昨天,我到朋友家借东西。

    虽然住在同一个小区,但因为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已经有好多天没见面了,所以两人一下子就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聊的最多的,当然是一直在持续的疫情。

    “现在哪儿都不能去,生活全乱套了,真不晓得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朋友抱怨着。

    我长叹一声:“是啊,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死在这次灾难里,今天早上看新闻说死亡人数都超过2000了。”

    正在一边玩耍的童童突然好奇地问朋友:“妈妈,你们天天都在说有人死了,到底什么是死啊?”

    朋友一下子变得满脸愠色:“大人讲话,小孩子乱插什么嘴?赶紧到一边玩你的积木去!”

    童童只好怏怏地走了。但他还是不死心,又跑去问爸爸。

    朋友老公正在热火朝天地玩手游,就很不耐烦地回答:“死就是人不能再动了,然后被烧成灰。”

    童童吓得大哭起来:“我以后不要死,我不要被烧成灰……”

    这下朋友两口子都慌了,连哄带骗,费了好一番周折,总算是止住了孩子的哭闹。


    其实,很多孩子都问过家长类似的问题。

    长辈的突然病逝、电视上各种灾难的报道,甚至孩子养的宠物离世……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对死亡产生疑惑和好奇: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死去的人都到哪里了?

    我到什么时候会死?

    而家长们对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感到为难、纠结甚至是避讳。

    根据《南方都市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家长中,仅有13.6%的人会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而超过60%的家长选择避而不答。

    死亡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体系里的一片空白。

缺乏死亡教育的后果

远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父母们不愿跟孩子谈论死亡,有的是害怕孩子一时接受不了残酷的真相,有的则是认为小孩没必要懂那么多,长大就自然明白了。

    但实际上,父母忽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后果往往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因为这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其一是孩子把生死当作儿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曾经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他们家孩子养的金鱼死了,孩子非常伤心。

    他却毫不在意的告诉孩子不要难过,金鱼是在睡觉而已。

    过了几天,他和孩子去游泳。小朋友居然在无意中捞到一条小鱼。

    他把鱼高高的举过头顶,朋友还以为是要向自己炫耀他的战利品。

    但是接下来孩子直接重重的把鱼摔在了地上。朋友吓了一跳,连忙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很高兴的说:“爸爸,我想让它睡觉。”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没有好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严重性。

    那些长大后漠视生命、具有强烈暴力倾向的孩子,很可能从小就缺乏正确的死亡教育。


    这样血淋淋的例子,难道还不能让那些认为死亡教育无用的父母们警醒吗?

    缺乏死亡教育,还容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死亡极度恐惧和抗拒。

    日本作家山口茜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她回忆起奶奶去世的经历,一直都无法释怀。

    5岁时,奶奶因为癌症与世长辞。

    奶奶临终前,她被匆忙带到病床边。她只是感受到大人们中间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但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这是你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了。

    甚至在奶奶住院期间,年幼的她也只是懵懂地知道奶奶生病了,但是不严重。因为每个大人都敷衍地告诉她:“奶奶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直到几个月后,当她再三追问“我们为什么不去奶奶家”的时候,妈妈才不得不告诉她真相。

    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愤怒和绝望,一种比悲伤更复杂、更无处释放的情绪占据了内心。


    就是成年以后,朋友们也不敢在她面前提及死亡、去世等词眼,否则她就会变得面色惨白,精神濒临崩溃。

    父母们以为隐瞒死亡的真相是对孩子的保护,避免让他们接触如此沉重的概念,从而给幼小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

    但其实,“死亡”跟“新生”一样,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

    一味地刻意欺瞒,会让孩子对它的认知产生偏差,反而不利于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呵护和关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我们用心讲述死亡的含义。

做好死亡教育

首先是要引导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认为:

    2到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

    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被抛弃。

    所以在孩子幼年阶段,我们跟孩子谈死亡时,首先就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黄磊曾在节目中被女儿多多问及死亡是什么,他的回答充满了智慧:

    黄磊:“你知道星星的光是什么吗?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多多:“星星那么小,等我上了天怎么分得出哪颗是你?”

    黄磊:“我们就变成一颗星星了,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他的说法既很好地解释了死亡的概念,又能给年幼的孩子巨大的安全感,消除孩子的焦虑,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对世界的理解逐渐加深,这样的故事就不能满足他们对真相的探知了。

    这时我们需要用更加贴近稍大年龄孩子认知水平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死亡。

    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合适的场景主动向孩子做科普,而不是等到他们提问时再手足无措地应付。

    一次台湾作家刘墉带儿子去看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场面蔚为壮观。

    他的儿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壮丽的画面,高兴得连蹦带跳。

    刘墉告诉儿子: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

    就这样,他用春风化雨般的讲述给孩子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

    他的儿子后来在作文中写道:“自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死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

死亡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教会孩子珍爱生命

    一天,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萨莎哭着告诉他,自己养的宠物小鼠佩拉死了,她非常难过。

    奥巴马见女儿哭得伤心,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她,并且还提议全家为佩拉举行一场葬礼。

    周末,他们一家人来到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坪上。铲土、挖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装有佩拉的小盒子放进去,随后他们还在旁边种下一株银杏作为纪念。

    最后,全家人都伫立在那里,一起为佩拉祈祷。

    做完这一切,奥巴马温柔地告诉女儿:“佩拉虽然去天堂了,可是他给我们一家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作为礼物,他的生命就活在这些礼物里,永远陪伴着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人像佩拉一样,他们把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作作为礼物留给我们,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他们的人,也能认识他们,永远记得他们。”

    听了奥巴马的话,萨莎马上摆脱掉伤感的情绪。

    她庄重地告诉爸爸:“我也要像这些可爱的人一样,好好地生活和学习,以后去天堂的时候,也能给这个世界的人们留下我自己的礼物。”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不是闭口不谈死亡,不是一味夸大死亡,而是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珍惜路上遇到的风景。

    当你的孩子和你聊起死亡时,你可以把《科学松鼠会》中的这段话讲给他听: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

    哪怕再也见不到,但引力仍在。

    纵使再不能相见,爱过的人仍是我们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们宇宙之网永恒的组成。

    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明白:

    死亡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谁都逃离不了。

    尽管它留下的会有伤心难过,但是生命的逝去不代表爱的分离,那些温暖的记忆将是陪伴你好好生活下去的动力。

    文中案例来源:

    时文选粹2013年第03期

    台湾散文选粹,蓝海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8月版

    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西江月,新东方家庭教育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云南新东方网哦!

云南新东方官方微信:云南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km_xdf

最新学校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